第07版:新闻深一度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7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通三年来——
债券通参与机构和日均交易量屡创新高
本报记者 姚 进

7月3日,“债券通”迎来开通三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为108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截至6月末,共有近900家境外法人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有人民币债券规模约2.6万亿元,2017年以来以每年近40%的速度增长。目前,境外机构持债规模占我国债券总量的比重为2.4%,持有国债规模占比达9%。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也显示,截至6月末,该机构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达21960.11亿元,环比增加829.39亿元,环比增幅为3.93%,自2018年12月份以来,已连续19个月增加。上半年,中债登为境外机构托管债券面额净增量达3190.3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2.3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外资连续增持中国债券,说明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吸引力上升。原因有多方面,一是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加快,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渠道畅通;二是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率先得到控制,经济复苏加快,人民币汇率趋稳,人民币资产安全性较高,避险作用凸显,外资对中国市场信心较足;三是全球开启量化宽松政策,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中外债券利差相对较高,具备投资价值。

2010年,人民银行先后准许境外三类机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2016年,投资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境外各类金融机构及其发行的投资产品。2017年7月份,“债券通”适时启动,使国际投资者可以在基本不改变原有交易结算制度安排和习惯的情况下,接入并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所有类型债券,是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债券通与原有模式互为补充,较好满足了境外投资者需求,推动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具备高效的境内外衔接、快捷便利的申请和操作流程等优势,使得债券通吸引了广大境外投资者。2017年7月3日,债券通“北向通”开闸,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揭开新篇章。3年来,境外资金活水不断流入,外资机构持仓规模稳步增加。

目前,债券通参与机构数量和日均交易量屡创新高,成为国际投资者加速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助推器”。截至6月底,债券通已汇集了2012家境外投资者。全球排名前100位的资产管理公司中,已有72家完成备案入市。此外,债券通还在6月份迎来了首批俄罗斯投资者,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境外投资者积极入市,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总额也持续上升。截至今年5月底,境外机构持债总量为2.426万亿元,较债券通启动前增长约188%。

债券通交易数据也能体现外资对中国债市的高涨热情。今年上半年,债券通交易量达2.331万亿元,日均交易量为199亿元。而2017年7月份至2018年5月末,债券通日均交易量仅为25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由于全球疫情影响,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美债利率创历史新低。中国债券相对于海外主要国债的利差明显加大,因此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加大。

人民银行相关人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持续提升债券市场深度广度,完善风险对冲机制和评级、税收等配套制度安排,进一步提高国际投资者入市便利度。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