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0年7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龙江桦川县苏苏村:
立下小康志 拔除穷困根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苏大鹏 刘春沐阳

记者走进黑龙江省桦川县悦来镇苏苏村时,正赶上一场大雨。雨中,村民们没有停下手里的活,无论在肉鹅养殖场,还是在果蔬大棚和优质稻田里,辛勤工作的情景随处可见。

2017年,苏苏村765户居民中还有112个贫困户。经过两年多奋斗,到2019年10月,苏苏村的贫困户全部脱贫,村经济从单一种植业延伸到肉鹅养殖、果蔬种植、秸秆打包等。

“这在两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在苏苏村党建中心,村党支部书记齐更春打开了话匣子。“苏苏”是赫哲语,意为草木繁盛的地方。但与这个欣欣向荣的名字不相称的是,曾经的苏苏村仿佛生了穷根,一些贫困户“人闲、心散、干活就犯懒”。“当时的苏苏村,债务多、矛盾多、纠纷多、诉求多,是令人头疼的难点村、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齐更春说。

改变发生在2017年4月党组织派来驻村工作队后。从那时起,以党建为统领的扶贫工作在苏苏村展开。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提出带头做表率,积极开展“整顿行动”“比学行动”等,并推行党员服务示范区、“十星级党员”评定、党员“一带三”帮扶等举措。

驻村工作队的到来,让苏苏村村民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经过调研,结合村里实际,发展村集体经济,创办村集体企业,并依托集体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肉鹅养殖、果蔬种植等特色扶贫产业。

这些举措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建设肉鹅养殖场的大部分工程都是村民自己“上阵”,仅用50天时间,面积1.5万平方米的养殖场就建成了。目前,苏苏村饲养肉鹅已达6000只。精品果蔬项目也形成草莓、车厘子、辣椒等10余个品种、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种植基地。

苏苏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一处果蔬大棚内,合作社理事长李东正在察看草莓的长势。生在农村的李东,深知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但土地产出效益不高始终困扰着农民。为探索一条特色化的路子,他决心在设施农业上寻求出路。李东与4名好友在2015年成立了桦川县苏苏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并在2016年初流转19户土地121亩,建设太阳能温室大棚2栋、超级温室大棚8栋。合作社当年即投入了生产,立即见效,生产绿色蔬菜20多万斤,每天从四面八方到苏苏东旺果蔬产业园采摘的平均有100多人。

为办好特色合作社,李东还着手建立全新机制,由个人投资入股逐步向“单位入股”转变,变“个体化组合机制”为“集体化合作机制”。2017年,苏苏村投入产业资金50万元入股合作社,增强了苏苏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更多适合本地生长的果木品种被引了进来。

苏苏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还成为苏苏村扶贫产业基地,并与苏苏村形成了村社精准扶贫共同体。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通过资本收益带动、定价代售分红等不同的联结模式,为贫困人口致富开辟新路。目前,苏苏东旺果蔬专业合作社雇用当地贫困户和村民40人以上,这些人月平均收入超2000元。

2018年,苏苏村摘下“贫困村”的帽子,并获得桦川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其党建统领扶贫的“十星级党员”评定等模式还在黑龙江全省推广。昔日软弱涣散村,今朝成了党建示范村。苏苏村集体企业和合作社开展扶贫项目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1500元。加上国家在村里推出的光伏发电等精准扶贫项目,贫困人口年人均可增收3000元。

“随着一个个扶贫产业建起来,贫困户也越来越勤奋,越来越自信,大家都觉得小康生活不是梦想。”苏苏村驻村第一书记石鹏说。说起小康,许多苏苏村村民都聊起了自己的生活:吃得好、住得好,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在齐更春看来,小康就是大家不断地追求更好的生活。目前,村里正计划发展包括种田和养殖的庭院经济,打造农家乐项目,将苏苏村距离县城仅4公里的区位优势发挥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