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受理企业不断扩容。6月28日晚间,第四批34家获受理企业集中亮相。其中,26家企业申请IPO,8家企业申请再融资。
截至6月29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的4批受理企业共有89家,申请IPO的企业有76家,申请再融资企业有13家。首发企业中,从行业板块领域来看,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共计15家。此外,专业技术服务业5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3家。从地域来看,来自广东省的企业数量居多,共有22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创业板注册制拟IPO企业“含金量”较足。深交所定位创业板“三创四新”,即企业符合“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或者是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属性。“含金量”足一方面通过受理企业的拟募资投向体现,另一方面通过不少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发行人自身的“三创四新”特征体现。
76家拟IPO企业募资投向大部分都提及研发中心建设。以第四批受理企业为例,投向研发项目的募集资金达到上亿元的企业有: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水海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瑞捷工程咨询股份有限公司。除了募资投向大部分都提及研发中心建设外,不少企业更是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发行人自身的创新、创造、创意特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新旧产业融合亮点彰显。
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落地,一系列完善退市机制的举措受到资本市场各方关注。简化退市流程、优化退市标准、完善退市风险警示制度,退市指标更趋完善,注册制改革有利于实现市场化机制下的风险出清。
“这会提升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含金量’。”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认为,创业板新规下并不意味着上市难度降低,在退市制度趋严背景下,信息披露和违规追责较之前更为严格,“宽进严出”的机制在市场中充当了均衡器的作用,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表示,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下,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优质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的助力实现快速做大做强。随着“宽进”的推行,上市公司数量增多,创业板上市公司将进一步走向分化,优质公司获得投资者认可,借助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强;而业绩不佳公司的流动性和融资功能将逐步丧失,最终会被资本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