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时30分许,一辆BRT1号线公交车从新疆乌鲁木齐市长江路快速驶过,打破了城市的宁静。在新疆首府的城区主干路上,常规公交、快速公交(BRT)、直达专线等公交车辆纷纷上路,穿梭往来。“上班我首选快速公交,只花1元钱,方便快捷。”在车站,市民梁正宏不时用手机查看车辆到站时间。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不断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三环十五射”路网骨架。同时,作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试点城市,乌鲁木齐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推动“都市公交”向“公交都市”转变。
为破解线路密度低、规划不科学等“痛点”,乌鲁木齐调整完善交通布局,公交体系建设驶入了“快车道”。目前,全市已开通公交线路211条,投入运营车辆4382辆,建设公交车站2537座,平均每日通过公交出行的人次达210多万。
去年暑期开通的6502路公交线路,串联起城北居民区和乌鲁木齐火车站,让市民张洋出行更加顺畅。“常去吐鲁番出差,以前坐公交到火车站要倒车;新开通的公交线可以实现与高铁‘无缝’换乘。”他告诉记者。
作为“公交都市”靓丽名片的快速公交,是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已开通9条线路,运输高效、辐射面广以及设置车站暖房等便民举措,使其成为市民出行首选。
经过多年建设,乌鲁木齐市公共交通已基本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交为支撑、常规公交为主体、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在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调度中心的电子屏幕上,一个个标示公交车辆运行的绿点在线路图上有序行进;车站客流量、车辆运行情况实时显现。调度员不时敲击键盘,传送调度信息。
在打造“公交都市”过程中,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把信息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为营运车辆安装了卫星定位、现代通信等设备,在主城区公交站点和公交停车场架设了高清视频系统,实现了公交运营全程可视化管理和精准角度。
“车辆行驶越来越智能化,对驾驶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有20多年驾龄的44路公交车司机吕学文,对公交迈向智能化感触更深。“以前开车凭感觉,现在要学会借助各项数据,才能让车辆行驶更安全、更准时。”他说。
目前,乌鲁木齐市已建成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乘客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和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监管平台。随着大数据技术深入应用,今后公交系统运行将更加高效,保障群众便捷出行的能力会更强。
2019年10月份,位于经开区两河片区的萨尔达坂村,开通了发往西山农场的社区巴士,途经东南沟村等偏远地区,结束了这一带不通公交的历史。“能在家门口坐公交感觉很暖心。”家住东南沟村的村民王银连说:“以前去趟市区要花10元钱打车先到西山农场,再换乘公交车去市区。开通社区巴士后,只需倒一趟公交车。”
随着城市骨架的拓展,新建的居民区、企业园区不断增加。乌鲁木齐按照“填空白、疏主干、优接驳、进小区、接园区”的原则,优化、延伸公交线网,及时消除公交“盲点”。现在,主城区主干路公交线路覆盖率达到100%,次干路公交线路覆盖率达到90%。
“在新开通公交的地方,往往居住着一些低收入群体,实行低票价,减少他们的交通成本,让他们出行顺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除公交‘盲点’。”当地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乌鲁木齐将进一步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公交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丰富公交产品供给,持续打通“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