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国外贸企业普遍遭遇了生产受阻、订单减少、国内外市场收缩等问题。因此,外贸企业想要渡过难关,一方面需要政府在金融、税收方面给予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产业链、畅通供应链,在危机中确保产能不受影响,并及时适应上下游市场变化。
为了应对困难,外贸企业要怎样做,才能使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近日,经济日报记者来到天津市外资外贸企业聚集地——天津滨海新区,采访这里的外贸企业如何化危为机。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但海外战“疫”又进入紧要关头,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近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
稳外贸、稳企业,成为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抓手。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进而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增加外贸企业订单、拓宽外贸企业销售渠道成为稳外贸的重中之重。
产品转型适应国际需求
5月1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指定供应商——天津真星纺织有限公司正在将6万多条一次性毛巾装入集装箱。
天津真星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胜介绍,这批3月份设计出的新产品,将从天津港出海,运往日本交付日本京都防疫部门,专门供应京都各大医院重症监护室,“这是我们疫情期间,向日本市场投放的首款新产品。”
天津真星纺织1996年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95%以上产品出口,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该公司的冲击巨大。作为上游供应链企业,真星纺织的毛巾、浴巾等产品订单量下降了40%。“在滨海新区的支持下,我们已先于国外市场复工复产,但国外需求并未恢复。因此,我们要重新定位、迅速转型,寻找疫情中孕育的新市场。”王德胜说。
为应对特殊时期带来的影响,真星纺织及时转型调整产品结构。疫情期间,该公司按照日本防疫部门要求,用一个月时间拿出了新产品。“目前,我们已用10%的产能专门生产此项产品,3个月来近20万条新品销往日本,预计营业收入超过200万元。”王德胜介绍,调整产品线的同时发力国内电商业务,开拓国内市场。
目前,天津滨海新区正积极畅通企业出口“通道”,鼓励企业走出去。“滨海新区商务部门向中信保天津分公司、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中国银行滨海支行等金融机构推送523家外贸企业信息,实施精准对接,进行融资撮合。截至目前,金融机构为新区外资外贸企业完成授信超过200亿元,中信保服务新区827家外贸企业,承保金额53.2亿美元。这将有效分担企业在出口时的融资风险。”天津滨海新区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纪泽民说。
国内供应链解燃眉之急
在全球暴发新冠肺炎疫情的局面下,全球一体化物流链、供应链倍受考验。但在一些企业眼中,这也是构建“本土化”链条的机会。
厚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受益者,2013年落户天津滨海新区经开区。如今,该公司已实现了国产“超声刀”产业化,年产值近亿元,产品出口意大利、巴西、法国等10多个国家。2019年,其出口份额超过了15%,产值超过600万元。
5月1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园,厚凯医疗正在验收供应商发来的200多公斤钛合金材料。“这大约可以制作成5000多把刀头,是‘超声刀’的核心零部件,未来将与主机一起出口国外市场。”厚凯医疗天津组装厂厂长王东参表示,“超声刀”市场前景广阔,仅中国市场每年的消费量就近百亿元。但疫情当前,全球产业链也倍受冲击。“目前,原料采购完全依靠远洋航线运输,航期也由3个月延长到5个月。原材料采购产生缺口,也倒逼我们加速‘国产替代’工作。”厚凯医疗创始人史文勇介绍说。
为应对疫情影响,厚凯医疗将材料采购重点放在国内,并将原有60多家供应商扩充到了120家。“通过招标,我们从深圳、常州等地引入了供应商,全部替换了之前从美国和德国等国家采购物料,现在我们套机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98%,完全可以实现‘中国本土造’。”史文勇说。
在解决了供应链问题的同时,该公司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目前正在申请通过巴西MDSAP专业认证,并且已经取得了欧盟的ce认证,超声刀套机将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对接上下游发现新市场
天津市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是专门生产汽车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占有全球30%的市场份额,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44亿元,涵盖奔驰、宝马、克莱斯勒等欧美国际知名品牌。然而,随着疫情蔓延,欧洲和北美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
“国外疫情暴发,欧美市场四五月份都受到影响,订单全部延后生产,目前当月国际订单量下降了70%到80%。”天津市新伟祥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诸瑾宇说。
不过,在5月12日滨海新区举办的天津汽车产业撮合对接专题会议上,新伟祥与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深入对接,将把产能主要用于一汽大众奥迪系列车型生产,未来的产品将超过30万件,产值超亿元。通过对接会,企业找到了市场,融入了国内产业链,开启了国际国内产业链的“双通道”。
与诸瑾宇一样,不少企业家也都饱含期待。在对接会现场,一汽丰田、一汽大众、长城汽车3家整车企业以及天津132家上下游配套企业,10家相关金融机构代表参会,其中14家重点企业、院校、银行在供应链、金融服务、物流服务、职业培训等方面签署了合作协议,授信额度达到100亿元。
围绕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天津滨海新区积极参与“接链”专项行动计划。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滨海新区将常态化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对接、市场供需对接、人才招引对接、产融需求对接、创新成果转化对接等各类撮合对接活动。
“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将至少举办18场各类撮合对接活动,全力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落实援企稳企惠企政策,梯次培育优质企业。目前,30多家企业已就各自发展需求深度沟通交流。”天津滨海新区工信局局长刘桓说。
数字技术助力实体经济
“疫情期间,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等民生消费物资的需求不降反升,今年一季度订单量翻了10倍,超过了80万单。”作为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供应链运营商,百世集团天津跨境业务负责人魏少霜表示,目前,该公司7万平方米物流仓库已经完工,面积是现有仓储容量的10倍。之所以要打造超大型仓库,正是因为“宅经济”带来的订单量巨大,预计今年“618”购物节的订单总量将增长50%以上。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将改变产业结构,像电商、防疫用品、网上办公等业态将会得到较好发展,企业要找准商机,适应疫情带来的新变化。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用于电子商务,促进网络3D购物、实体店自助结算、无人超市24小时营业等行业发展。因此即使疫情结束了,企业仍然应该关注跨境电商和数字经济。”田利辉说。
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表示,新时代发展需要数字技术支持实体经济,滨海新区将在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之上,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模式,研发新产品、拓展新空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滨海新区始终秉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坚持“项目为王”,将“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作为对企业的庄严承诺,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真正服务到企业心坎上,解决企业最现实的问题。
据统计,天津滨海新区已帮助112家企业申请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和国开行专项贷款162.8亿元,帮助668家企业融资208.8亿元;为4.1万户企业减免社保费17.9亿元;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水电气费1.4亿元;拨付稳岗返还金1.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