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0年6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搬得出 稳得住 能致富
—— 宁夏吴忠红寺堡区的生态移民实践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许 凌 拓兆兵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47岁的村民刘克瑞告诉总书记,家里的耕地流转了,还养了3头肉牛,儿子儿媳在附近纺织厂打工,2017年全家脱贫,生活越来越好,乡亲们打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好。

2009年开始,宁夏南部山区20多万贫困群众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在吴忠市建成全国最大的单体生态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区——红寺堡区。刘克瑞是第一批从西海固搬迁到红寺堡镇弘德村的。“村里人常说,共产党好,黄河水甜!”刘克瑞告诉记者。

“为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承诺,多年来我们一直持续探索。”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介绍,全力打好“产业+就业”牌,使红寺堡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3.46%降至2019年底的0.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9年的不到500元增长到去年的9825元。

在“闽宁协作 德化援建”大字标语下,弘德村扶贫车间的厂房一字排开。车间内,员工正忙着翻叠包装纸箱。“这个扶贫车间主要是为村里老年人建的。”红寺堡镇弘德村党支部书记任军介绍,鲁家窑移民区共有2421户104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占到61.3%,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100多户单老户和双老户,一般脱贫措施难以覆盖。

于是,红寺堡镇积极探索“政府+企业+老年人”的脱贫“造血”模式,整合涉农扶贫及闽宁合作等项目资金500万元,引进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进村设厂。“车间吸收周边60多名贫困老年人,主要工作是安装包装箱上的塑料提手,人均年收入达万元左右。”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玲介绍。

“红寺堡最‘牛’的产业是养牛。”红寺堡区扶贫办主任吕振中告诉记者,尽管劳务输出和就近务工占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但大幅增加收入还得靠发展养殖产业。在中烟“飞地”养殖园区一座座现代化的牛舍里,肥硕的西门大塔尔牛三五成群。村民李小龙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夫妻俩通过贷款和自筹资金投入24万元,实现盈利8万元;今年计划加大投入,加上分红,预计能盈利20多万元。

“近年来牛肉市场价格稳定,村民养牛积极性高,但分散养牛不仅规模、品质上不去,还污染环境。”红寺堡镇镇长白占玉介绍,为此,当地大力推行合作社集体养牛。为统一管理与销售,去年起他们把10个合作社合并为联合社,并外聘一家上市公司专业养牛团队进村养牛。像李小龙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只要以贷款和自筹方式投资入股即可,年底就拿到分红,今年底243个养殖户户均收入可达4万多元。

“这几年的扶贫,不仅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琳告诉记者,前些年为了抓产业有项目就上,招商能落地就行。近几年,为让困难群众可持续发展,当地干部都有了“建扶贫车间要看长期订单,抓产业要看市场前景”的远见。

王琳介绍,这几年,借助宁夏的天然禀赋,吴忠地区黄花菜种植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当地在黄花菜采摘、储藏和物流环节瓶颈较多。去年,当地与山东水发集团合作建设了一条加工黄花菜鲜菜、干菜及冷冻生产线,今年又与贵州航天科技合作建设占地1200亩的线上线下黄花菜交易中心,并通过大数据平台进一步拓展黄花菜仓储、物流、深加工等项目。

昔日荒漠戈壁滩,今日绿荫红瓦房。红寺堡区区长谭兴玲表示,面对全区未脱贫的371户1244人,坚决扛起脱贫攻坚的责任,今年年底前一定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