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河南省汝州市王寨乡裴庄村的一片蔬菜地里,脱贫户裴玉坤正和妻子采摘西红柿。“已经摘了100多斤,今天上午要送到市区的超市、菜篮子等卖场。”裴玉坤告诉记者。
当天下午,在汝州市区的一个小区里,居民李芳在“消费扶贫”共享鲜柜前举起手机扫码支付,买了从裴庄村新运来的几个西红柿和一小把青菜,整个交易过程不到一分钟。
不到一天时间,贫困户的蔬菜就从田间地头“跑”上了市民的餐桌,这是汝州市大力实施消费扶贫工程的成果。近年来,该市畅通农副产品生产、销售“肠梗阻”,打通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以消费兴产业,以产业促脱贫,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李芳使用的共享鲜柜由6台果蔬无人售卖机组成,每台可以摆放20多种新鲜蔬果。有了这个共享鲜柜,社区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吃到健康、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把东西卖出去。鲜柜里的蔬果全都来自汝州的各个农业扶贫基地和贫困户。
除了让农副产品直接进小区助销,该市还通过在市区建立扶贫产品展销中心,集中展示贫困村生产的农副产品。记者在汝州市文化体育中心足球场馆东侧一楼的扶贫产品展销中心看到,500平方米的展厅内,牛角岭村的蜂蜜、娘庙村的艾草制品等农产品琳琅满目,现场销售火爆。
线下销售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该市还通过打造扶贫电商平台,推动农产品出村上线,为众多贫困户“撬开”了网上市场。去年以来,汝州已经举办了7场特色产品推介及线上产销对接现场会,引导30余家本土企业与贫困户成功对接,销售额达800余万元,并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展销汝州农副产品20余种,销售额达350余万元。
近日,在寄料镇桑树坪村的一处山坡上,村民郭红伟带着十几名村民正在给花椒树剪枝、浇水。郭红伟告诉记者,他家因病致贫,河南绿鑫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后他便到公司务工,每月可拿到工资3000元。“村里还成立了合作社,号召大家种花椒致富,俺也种了100多亩,去年收益达10万元。”郭红伟说,去年他家就已经光荣脱贫。
近年来,该村依托河南绿鑫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汝州市众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入社带动发展等方式,实现了统一提供树苗、统一提供有机肥、统一市场价收购,初步形成了花椒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主导产业。
“四龄蚕比较小,进入大棚里尽量不要太靠下放置,避免温度过低造成蚕发育不好。”5月20日上午,焦村镇的蚕桑扶贫产业基地里,河南省蚕业协会理事长郑作运正在给几个工人做技术指导。焦村镇党委书记席增涛告诉记者,他们与缫丝厂签订了长期供应合同,全年亩产蚕茧300斤以上,收入近万元。
“焦村镇有10个贫困村,4个深度贫困村,贫困户2320人。近年来,通过蚕桑产业,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2019年底,全镇1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席增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