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取现需求减少,线上操作行为大幅增加。因此,完善手机银行APP,构建综合服务生态,将金融业务嵌入用户生活场景中,银行才能增强与客户间的黏性,留住客户,拓展业务。
银行网点数量减少、传统网点升级、智慧网点亮相……当下,你我身边的银行网点正在悄悄改变。
一方面,传统银行网点数量逐步缩减。来自中国银保监会金融许可证信息平台的数据显示,2018年5月6日至2020年5月4日,已有6134家银行分支机构终止营业,而新开张的分支机构仅有1541家,净减少4593家。
另一方面,传统银行网点正不断升级迭代,智慧银行旗舰店、5G智能网点、全面无卡网点……在一系列创新举措助推下,银行网点正朝着智慧化、体验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方向转型,相关业务也由传统人工柜台向智能设备迁移。
那么,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我的金融服务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传统网点缩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结果。具体来看,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之前,银行与用户联结主要通过线下网点,为了增加获客渠道,银行大规模铺设网点、增设ATM的做法曾盛极一时。“当前,除去支付业务,金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非高频,而在互联网时代,高频才意味着机会,有机会才能创造价值。”招行相关负责人说,在移动互联时代,用户取现需求减少,线上操作行为大幅增加。因此,完善手机银行APP,构建综合服务生态,将金融业务嵌入用户生活场景中,才能增强彼此的黏性。
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通过线下网点高频触达用户的成本很高,包括场地、设备、人员等,但手机银行APP上的交互、服务成本却大大降低,无形中减少了银行引流压力。
来自中国银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手机银行交易笔数达1214.51亿笔,交易金额达335.63万亿元,同比增长38.88%;网上银行交易笔数达1637.84亿笔,同比增长7.42%,交易金额达1657.75万亿元。
当然,手机银行APP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线下网点的消亡。相反,二者可有效衔接,线上线下互动,形成服务闭环,这也是近年来传统网点向“智能网点”转型的基本逻辑。
走进中国工商银行位于北京金融街的“智慧银行旗舰店”可以看到,该网点已推出105个特色服务场景,如便民万事通、惠民一站通、生活环球通等。“我们希望做到‘技术驱动、服务协同、场景链接、生态融合’,也就是说,让金融与泛金融服务无处不在。”中国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无接触”服务等新模式也对银行服务的智能化转型起到了助推作用。
“下一步,要做好合理规划,推动网点向轻型化、智能化、场景化转型,加快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推动服务渠道协同和资源整合,提高辐射能力和服务张力。”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要推动银行从资金中介转向服务中介,成为金融服务的综合提供商,满足金融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