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司法部部署在全国开展“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活动,推出相关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把法律援助及时送到需要帮助的人手中。
援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涉疫人员审查标准降低,农民工申请有便捷的“绿色通道”……现如今,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近年来,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推进,在普通人眼里,法律不再只是条条框框、书本知识,而是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依法办事蔚然成风。
“培训机构说30天后不予退款合法吗?”“旅游团取消,旅行社不退款怎么办?”“公司变相裁员违法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人开始通过中国法律服务网“疫情防控、法治同行”专栏咨询法律问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学法懂法,到守法用法,法治观念深入人心,法治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让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成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延伸到城市乡村。
信息技术让获取法律服务更方便。通过“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法律服务网及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有需要的群众都可以获取法律咨询和申请法律援助。“预约办”“在线办”“网上办”“掌上办”,已经成为公益法律服务的常态。
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沉痛代价;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司法,不让守法者吃亏。加强产权保护,给企业家吃了“定心丸”;《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布施行,一系列政策惠及广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以法治手段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获得工资……
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不断健全。随着法律实施监督进一步加强,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执法者、司法者的权力被关进越来越严密的制度笼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制度要求,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提供了强有力保护。
人人都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法治进步更接地气,也更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