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以来,上海相继发布“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等系列政策,引导企业扩大有效投资,不断提振投资信心,促进先导产业引领发展、传统产业赋能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势。“在此基础上,上海不久前发布《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出扩大投资政策组合拳,就是要进一步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千方百计抢时间、赶进度,精准发力强服务、优环境,做好强支撑、着力增后劲,稳住经济基本盘,让经济重回平稳健康发展轨道。”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说。
吴金城介绍,“若干政策措施”主要从规划、土地、金融、服务等环节,找准投资增长点,精准供给有效政策,全面创新招商引资政策,力争在总部机构、龙头企业、旗舰项目、功能平台、隐形冠军等集聚方面实现新突破,助力疫情防控和培育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
“首先是聚焦产业规划布局,让‘好项目不缺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吴金城说,上海将坚持规划引领,以特色产业园区为依托,发挥产业地图对产业投资的引导作用,26个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可供优质产业用地超过25平方公里,物业空间超过1400万平方米;强化中心城区和郊区、中央商务区和工业园区,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本市其他区域的联动,支持实体型企业为自身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本市合理迁移。
“其次是培育创新动能,打造‘在线新经济、数字新基建’。”吴金城说,将加大在线新经济12个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力度,打造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在线新经济生态园;加大5G基站、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项目建设和应用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此外,落实土地要素保障,“用好增量、激活存量、统筹流量”。拓宽可享受工业用地50年出让年期的项目范围,降低优质企业用地成本,地价实行底线管理。支持园区滚动收储、及时供地,做到“地等项目”“房等项目”;提高产业用地容积率下限,提高单一用途产业用地的混合用地比例;设立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发挥“四个1000亿”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领域,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先导产业基金;聚焦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等重点领域,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的新基建信贷优惠专项;将中长期低息贷款政策从集成电路扩大至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面向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信贷专项资金;推动园区转型升级,设立1000亿元的园区二次开发基金。
同时,加大投资促进支持力度,做好项目落地全流程服务。进一步简化环评审批、建筑许可、竣工验收等流程,缩短审评周期,优化营商环境。对重点招商项目引进人才,在落户、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充分发挥企业家、招商能人优势,加大招商引资激励力度;以加快重大项目落地为导向,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制度,从服务机制、要素保障、优化审批等方面,加强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精准服务,对重大产业项目立项、规土、环保、报建等开展多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