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5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发展动力足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落实情况之一

经济总量再创新高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0865亿元,逼近100万亿元关口;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从增速上看,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符合6%至6.5%的预期目标;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经济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更是稳居第一,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冠军。从人均看,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89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

2019年,我国GDP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6%,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最足的火车头。 (林火灿)

消费价格总体平稳

2019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2.9%,涨幅低于3%左右的预期目标。分月度看,CPI同比涨幅前低后高。1月份同比上涨1.7%;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环比上涨1.0%,因上年基数较高,同比仅上涨1.5%;3月份以后,受食品价格快速上涨推动,CPI涨幅逐渐扩大,11月份同比达到4.5%;12月份受猪肉价格回落影响,同比涨幅为4.5%。

尽管受部分食品价格结构性上涨影响,CPI同比涨幅在下半年有所扩大,但各地区各部门针对价格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特别是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协同发力,做好促生产、保供给、稳物价、惠民生工作,确保了价格形势的总体稳定。 (林火灿)

支出结构持续优化

2019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8874亿元,同比增长8.1%,全国财政支出总体保持较快增长。

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全年下达对地方转移支付7.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5%。支出结构也不断优化,重点支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各级财政部门重点增加了对脱贫攻坚、“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重点领域的投入,并切实抓好预算执行。例如,2019年,农林水支出中的扶贫支出增长11%;科学技术支出中的科技条件与服务、基础研究,分别增长28%、26.7%;节能环保支出中的污染减排、可再生能源支出,分别增长48.6%、38.3%。 (董碧娟)

顺利完成就业目标

2019年,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超过年初提出的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城镇新增就业连续7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

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决策。一年来,党中央坚持把稳就业放在“六稳”首位,各项稳就业政策不断落地,就业优先导向愈发鲜明。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就业形态。

(韩秉志)

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2019年,全国成功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09万人,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展扶贫工作以来,一直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以当时的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减到3000万左右时,就“减”不动了;二是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反倒是戴贫困县“帽子”的越扶越多。

就在去年,脱贫攻坚工作扭转了上述趋势。首先,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其次,目前已经有780个贫困县宣布脱贫摘帽,未摘帽县只剩下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脱贫攻坚胜利在望。

(黄俊毅)

加大均衡转移支付

2019年,我国切实加大了对地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力度。去年,中央财政安排各地均衡性转移支付15632亿元,较上年增长10.9%,有力推动了各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特别是中央充分考虑了“老、少、边、穷”等财力困难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当地脱贫攻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大幅增加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转移支付。2019年,中央安排“老、少、边、穷”等财力困难地区转移支付2489亿元,较上年增长14.7%,增幅高于全国近4个百分点。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支持了“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进一步缩小了当地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对打赢脱贫攻坚战产生了积极作用。

(董碧娟)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2019年,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走势平稳,失业率受季节性因素影响在个别月份略有波动,但各月均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全年保持在5.0%至5.3%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25岁至59岁主要劳动年龄群体失业率各月均在5.0%以下。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各项就业预期目标均顺利完成。

2019年是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的一年,国家通过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负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双创”带动市场主体数量保持较快增长,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作用,有力保障和稳定了就业。

(林火灿)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19年,我国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上年下降2.6%,基本达到年初确定的量化目标。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受能源消费构成、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装备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去年以来,我国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重点行业转型发展,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持续增加,钢铁等传统高耗能领域能耗降幅显著。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和行业在能源消耗总量及强度上有所上升。对此,各地需要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十三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目标。

(顾 阳)

减税让制造业受益

在增值税改革中,制造业一直是减税规模最大、受益最为明显的行业。2019年3月20日,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印发了《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明确将适用16%税率项目改按13%税率征税,主要涉及制造业等行业。制造业适用税率下调3个百分点,是下降幅度最大的行业之一。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进一步扩大抵扣范围,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纳入抵扣,将不动产由分两年抵扣改为一次性全额抵扣,制造业企业相关支出的总体规模较大,受益尤为明显。此外,试行期末留抵退税制度,根据统计数据,制造业期末留抵税额占比最高,将是这项政策的最大受益对象。

(董碧娟)

失业水平降至低位

2019年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2%。全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9万人。

纵观2019年全年,我国就业优先政策不断落实完善,在支持企业稳定岗位、开发更多就业岗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措施。同时,通过扎实推进去产能和处置“僵尸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农民工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等工作,重点群体就业保持稳定。

同时,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加力增效,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困难企业稳定岗位,全年向114.8万户企业稳岗返还551.7亿元,惠及职工7289.5万人。

(韩秉志)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当政府支出超过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赤字率就是赤字规模占GDP的比重。2019年,我国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减税降费规模,这给财政收支平衡带来了较大压力。

为弥补因大规模减税降费而形成的地方财力缺口,一方面中央财政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与此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和各方面支出需求,财政支出规模得到了一定扩大。此外,科学稳健把握逆周期调节力度,适当提高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盘活用好存量资金资产,打出了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拳”。

(曾金华)

税率下调企业减负

从2019年4月1日起,我国将适用10%税率的项目改按9%税率征税,主要涉及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基础电信服务和农产品等货物。

税率下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负担,改善企业预期和经营效益。企业获得减税资金后,将拥有更多的资源用于设备更新、技术创新和升级改造,这不仅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还能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政策出台后,财政部、税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组织实施,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比如,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解读和培训辅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大督查和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等。

(董碧娟)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