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肃:多线挖潜稳岗扩就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小薛,这次县上组织的去厦门务工机会确实很好,新员工月工资就有4500元到5000元。”近日,在国网甘肃临夏供电公司定点帮扶点积石山县郭干乡,驻村干部马旭明拿着招工宣传单动员帮扶户薛生福。这是他第三次为了外出务工前往帮扶户家中动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出台了应对疫情影响、做好稳就业工作若干措施,千方百计保居民的“饭碗”“钱袋”。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表示,要把就业作为第一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好援企、减负、稳岗、扩就业措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保障持续性稳定就业;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搭建多样化供需对接平台,推行实景化网络招聘模式,让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业。

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表示,保居民就业要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高度关注和重视农民工特别是贫困户“返岗又回流”问题,千方百计对接争取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增加务工收入。

为加快农民工返岗就业,甘肃省拿出“真金白银”,对有组织输转就业的贫困户和边缘户劳动力给予省外600元、省内3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对稳定就业连续满3个月的给予1800元劳务奖补,到东部协作4市的给予2400元劳务奖补;稳定就业连续满6个月再给予2400元劳务奖补,到东部协作4市的给予3000元劳务奖补。对全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有组织输转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实现稳定就业,且签订并实际履行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每人200元标准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一次性奖补。

对暂时无法外出的农民工,组织投入春耕备耕,从事特色养殖、精深加工、生态旅游等行业就地就近就业。同时,鼓励省内企业及重点建设项目、物流体系建设项目等在复工复产中优先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对企业、扶贫车间、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每人3000元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每人5000元标准给予生产经营主体一次性奖补。

与此同时,甘肃在加大减负稳岗力度、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支持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优化创业服务、加大创业贷款扶持力度、加强创业载体建设、鼓励支持返乡创业、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等方面推出“硬核”措施,并将保就业政策落实落细落到位。

疫情发生以来,兰州市有力有序有效保障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工作,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3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6%;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0.5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45亿元。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城乡富余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兰州市积极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线上就业服务行动,陆续上线“春风行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才聚金城”高校毕业生大型网络双选专场招聘会等线上招聘活动。截至4月10日,已为3120家用工企业发布8.23万个岗位招聘信息,有2.46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在线求职应聘,在线签约3223人。

兰州市人社局局长方书英介绍,对零就业家庭劳动力、有特殊困难的就业困难人员,兰州市实行“一对一”帮扶,使所有在册在库就业困难人员100%实现就业,所有零就业家庭100%实现动态清零,截至3月25日,实有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11349人。对城乡富余劳动力,通过提升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一对一”就业帮扶、大力开发“家门口”就业岗位等形式,目前已输转2.94万人,全市“扶贫车间”吸纳就业人员2877人,就近就地就业9.69万人,劳务组织化输转率达72.08%。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