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5月15日讯 记者敖蓉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5月14日,全国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0例以下,但本土现有确诊病例连续3天上升。国家卫生健康委提示,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要加强重点地区、场所防控,进一步排查漏洞,落细落实防控要求,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
在此次疫情防控过程中,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等有关部门在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在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应把日常生活保障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结合起来,重点关爱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以社区为主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网,引导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下基层、下社区开展心理服务,提高基层心理疏导能力。同时,利用5G技术、网络平台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广大群众如何从心理上适应疫情防控与正常工作生活之间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建议,必须改变一些必要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比如科学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聚集性活动、室内多通风、勤洗手、使用公筷等,这些生活方式应逐渐常态化。
关注疫情防控举措有助于避免产生麻痹或者松懈思想,但过分关注负面信息,则是一种病态表现,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问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认为,公众要对信息有基本的甄别能力,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应选择官方报道和权威专家对疾病的讲解,不偏听偏信,更不要信谣传谣。此外,还要限制自己每天刷手机看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把精力放在有建设性的活动中去。当出现焦虑失眠等症状时,可通过自我放松训练减轻压力,必要时,应当到精神心理专科门诊就诊,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
大量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检验检疫人员、社区工作者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服务来缓解工作压力和紧张情绪。贺青华表示,各单位要按照国家总体要求,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根据疫情变化情况,做好一线工作人员的值班值守轮班安排,解决好一线工作人员在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加强心理疏导,开展心理评估,发现有心理问题及时提供心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