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力
近些天,贫困户周玉霞全家都在忙着料理田地。“人家帮扶单位又是帮我们整地,又是免费提供种肥和技术指导,秋后还要统一回收农产品。咱再不勤快点,都对不住人家。”家住内蒙古敖汉旗扎赛营子村三组的周玉霞说,帮扶单位还帮她儿媳找了家门口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加上20多亩谷子地里的收入,今年脱贫已是板上钉钉。
周玉霞说的帮扶,是指国家安全部、碧桂园集团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实施的扶贫项目。4月下旬,国家安全部、碧桂园集团两家帮扶单位集中启动了5个项目,总投入900多万元。这个民生“大礼包”惠及面广:450位贫困家庭学生将获赠1000元至3000元数额不等的奖学金,145个贫困家庭价值1000万元的食用菌、小米、蜜瓜找到稳定销路,1400多名扶贫干部、脱贫致富带头人、合作社理事长得到外出培训机会。
针对目前全区还有7000户1.6万人未脱贫、剩余人口致贫主要是因病因残的实际情况,内蒙古下足“绣花”功夫,逐人逐户研究分析,量身制定措施,持续盯办落实,确保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条件。3月17日,自治区召开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政金企对接推进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扶贫小额信贷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旗县建风险补偿金”的扶贫小额信贷,并由旗县落实合作银行分片包干责任。
疫情防控期间,即将大学毕业的李加文收到一家建筑企业的入职通知。“即将毕业对就业很焦虑,幸亏有线上招聘服务排忧解难。”李加文说。截至4月20日,内蒙古共举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农牧民网络视频招聘”等线上招聘会198场,提供岗位52.49万个,线上求职人数18.64万人,达成意向7.28万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面对严峻形势,必须打出援企、稳岗、扩就业的组合拳。”内蒙古自治区就业局局长王林介绍,今年以来自治区出台强化就业服务、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重点企业用工调度、组织农牧民工“点对点”复工系列政策,采取日、周、旬、半月调度和日报告等措施,推动工作落实。截至4月15日,自治区为37户企业发放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28.5万元,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5万元;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45万人,其中,8个盟市组织“点对点”专车、包厢、包机405次,运输返岗农民工9448人;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目前,自治区已为4191户企业返还近5亿元,惠及职工68万人,为1.84万户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10亿元,为2万户企业减免工伤保险费3321万元,为2万户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3915万元,为25799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金1.11亿元。
疫情防控期间,多地多部门为全体市民发放了消费券。自治区总工会提出要为职工办10件实事,其中包括为7000名省部级以上劳模发放补助金2800万元,建设爱心妈咪小屋100家、职工子女假期托管班10家,各产业工会对相关群体开展实名慰问2万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