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创新举措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劳务和货物供应企业成本,为复工复产和企业纾困创造宽松环境。
□ “疫采贷”产品和“预付款”制度的推出,有利于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优势,助力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
近日,四川顺利完成首个“不见面开标”政府采购项目,投标供应商只需通过线上会议APP就可以参加开标会直播。该项目参与供应商108家,90%以上是省外企业,按每家企业3人,省外企业6000元/人计算差旅费,可为投标供应商节约资金170万元。
这是我国政府采购领域创新实践之一。疫情发生后,各地政府采购频出新招。比如,北京市依托北京市政府采购网设立了“疫情防控企业采购合同融资信息平台”,11家商业银行在该平台上线了贷款利率更低、授信额度更高、资信要求更加宽松、申请流程更加简化的“疫采贷”贷款服务产品。
山东推出了政府采购“预付款”制度,要求采购人执行政府采购合同时,要对中标企业给予提前支付资金支持,预付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合同金额的30%。对于与疫情防控相关的采购项目,为助力企业全力开工,其最高预付比例可达100%。
在湖南,政府采购资格承诺制的推出获得多方好评。以往,供应商为了证明符合资格条件,需要提供各种材料。这无形中提高了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门槛,增加了投标成本。在政府采购资格承诺制下,供应商只需作出相关承诺,不需要再花钱制作不必要的财务审计报告,也不需要提供缴纳税收和社保证明等材料。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政府绩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泽彩认为,这些创新举措首先可以有效降低工程、劳务和货物供应企业成本。比如,“不见面开标”政府采购与传统“面对面开标”相比,大幅降低了印刷费、交通费、住宿费等企业管理成本、制度交易成本,必将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复工复产和企业纾困创造了宽松环境。
“同时,这也提升了政府采购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融合效能。”王泽彩分析,“疫采贷”产品和“预付款”制度的推出,有利于疫情防控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进一步释放流动性,有利于通过政府采购杠杆实现援企稳岗的阶段性目标,有利于发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优势,助力畅通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供给端和需求端多方共赢。
“推行政府采购资格承诺制,有助于培育和弘扬市场主体契约精神,树立诚信经营的企业文化。”王泽彩说,通过简化供应资格审核流程,减轻了供应商投标费用,更加强化了企业诚实守信的自觉性,能进一步树立或增强供应商全球化、市场化意识,杜绝低价竞争、质次价高、假冒伪劣等现象。
企业是政府采购创新的切实受益者。中科微影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国内销售负责人张志科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他们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陆续参与了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几个项目招投标,都是在线上完成的。这种方式极大节约了时间,减少了差旅成本,让供应商和企业有了更充分的准备。同时,网上展示是多维度的,不太受时空限制,这也能让供应商和企业有更充足的展示机会。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各地政府在采购领域推出了许多创新举措,为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积累了更多实践经验。希望各地能及时总结经验,沉淀收获,继续优化机制、创新实践,将更多好做法固定下来,让各方参与者持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