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20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辽宁省抚顺市抓好社区建设和矿区治理纪实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允强 通讯员 单小书

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抚顺市东华园社区考察时表示——

我十分牵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党中央投入大量资金解决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问题,很有必要,也很值得。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发展中首先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保障好困难群众生活。

时间回溯到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抚顺市东华园社区,实地了解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情况。

虽然距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抚顺考察已过去了快两年,但是对于居住在抚顺市采煤沉陷区避险搬迁安置区东华园社区的居民陈玉芳来说,总书记的叮嘱仿佛就在昨天。

社区面貌变化大

“二零一八九二八,习爷爷来到我们家,亲亲热热把我夸,叮嘱我要听党的话,幸福快乐地长大……”在陈玉芳家中,小外孙女甜甜一遍遍地用稚嫩的声音朗诵着陈玉芳为她创作的儿歌。“一年来,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陈玉芳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提到当时的情形,陈玉芳感慨道:“总书记和我们坐在一起,关切地询问住房改善情况如何、退休金和社保能不能按时领取、看病方便不方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咱老百姓生活的关心。”

让陈玉芳打心底里高兴的,不只是住上了新房,还有焕然一新的小区环境和日益健全的配套工程。“我们一家原来住的是62平方米的老房子,因为地处采煤沉陷区,房屋开裂,日子过得提心吊胆。避险搬迁安置工作开始后,我们就搬到了东华园小区,住上了94平方米的新房。我们老两口的退休金逐年上涨,我们感到非常幸福、满足。”陈玉芳说。

记者在东华园社区采访时看到,整洁的道路旁,一面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红黄相间的住宅楼下,一辆辆私家车有序排列在停车位里;老人们坐在椅子上晒太阳、唠家常。

据了解,这两年东华园社区又发生了不少新变化。2019年1月,社区附近的城东公交停保场启动运营,10多条公交线路从这里始发,居民出行更方便了;2019年6月,面积扩大到240多平方米的东华园医疗卫生服务站投入使用,与市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建立“医联体”,实现线上互联互通、远程会诊、统一后勤保障服务;2019年10月,辽宁慧明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投入运营,社区内60岁以上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享受便捷服务。

2018年11月,小区党员、爱心人士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每月5日,王义俭等人定期把磨刀工具摆在小区院里,每次都能为居民磨上几十把刀;吴凤云等人拿起剪子为大家免费理发,服务二十几人也不歇气儿;吴国权买来花籽和大家一起种花,为美丽的园区“锦上添花”。社区还组建了乐器队、广场舞队、秧歌队、快板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社区与物业联手采取网格化管理,下派干部深入一线指导防疫,32名党员主动请缨组成防疫志愿者队伍,大家只有一个目标:共同守护园区群众安全。社区党委书记王淑华手拿大喇叭,每天从早到晚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和相关要求,嗓子喊哑了却还在坚持;看到志愿者在大雪中24小时坚守在“连心桥”检测点上,居民曹师傅主动将自家三轮车开来,让大家到车里取暖……

老矿区焕发新活力

抚顺因煤而生。但伴随上百年的高强度开采,形成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两个露天矿坑和五个排土场,采煤影响区面积达74.73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53.4%。

抚顺坚持“产业+民生+生态”同步推进,做深做实以西露天矿为核心的采煤影响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150平方公里区域定位成“抚顺西露天特大矿坑国家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区”,全面推进“生态恢复—绿色矿山—景观提升—文化弘扬”治理模式,抚顺举全市之力实施2019行动计划。

生态湿地公园、现代农业观光园、东北记忆工业主题广场、采沉记忆实景公园、青年路生态观光长廊、环坑步行绿道、环坑旅游小火车等23个项目,陆续建成投用,老矿区焕发新活力;整理复垦采沉区土地3100多亩,种植水稻800亩、向日葵600亩,昔日的煤场变成旅游好去处。

2020年2月,抚顺出台“城市双修”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努力做好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核心的“城市双修”工作,彻底解决城市治理中难点问题,切实提升城市品质。截至3月9日,总计对31个占路市场开展了拆违治乱工作,共拆除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占3000余处,面积4.3万余平方米。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