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4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
要让群众敢花钱 稳住就业是关键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果静

一季度,企业和个人存款双双大幅上升。这是由于近段时间我国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实体经济存款明显增加;同时,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也使得财政存款向实体部门转移较多。个人存款大增,既有季节性因素,也有疫情期间消费减少的原因。要促进居民消费出现修复性反弹,需加大稳就业力度。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存款大增。一季度,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8.07万亿元,同比多增1.76万亿元。

其中,企业和个人存款双双大幅上升。从企业部门来看,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同比多增1.53万亿元;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同比多增4012亿元。

一季度存款为何大增?真的是“报复性”存款吗?存款大增之后,“报复性”消费会不会出现?

新增贷款进入企业账户

一季度末,企业账上的存款明显增加。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同比多增1.53万亿元。可是,1月份企业存款曾一度大幅减少1.61万亿元。这是什么原因?

今年前3个月,企业存款波动较大。1月份减少1.61万亿元后,企业存款在2月份增加2840亿元。3月份,企业存款增长3.18万亿元。

一季度,企业存款月度波动带有明显季节性特征。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1月份由于春节季节性特征,企业存款流向居民账户较多,1月份企业存款减少1.61万亿元。2月份企业部门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几乎停摆,往年同期企业存款在节后反弹并未出现,企业存款仅增加2840亿元。3月份复工复产全面铺开后,企业存款已明显恢复,当月新增3.18万亿元。

对于一季度企业存款大幅增加,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司长阮健弘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货币政策有效支持了金融机构增强存款派生能力,这段时间在货币政策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实体经济存款明显增加;另一方面是财政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财政存款向实体部门转移较多。

新增贷款大增,到了企业账户上,转换为企业存款。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1万亿元,同比多增1.29万亿元。从企业部门来看,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同比多增1.53万亿元,企业存款增加比较多,为复工复产顺利推进储备了资金。

从财政情况看,一季度财政存款减少3143亿元,同比多减4795亿元。另外,机关团体存款增加2034亿元,同比少增4629亿元。而且,一季度设立了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增加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从这些资金落地进度看,截至3月31日,9家全国性银行和10省市地方法人银行向5995家全国性和地方性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贷款2315亿元;截至3月31日,地方法人银行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3042亿元。

个人存款增加有多方原因

3月末,住户存款余额87.8万亿元,同比增长13%;一季度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同比多增4012亿元,说明老百姓保有的积蓄比较厚实。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一季度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很大,银行加大了企业贷款投放,信贷投放创出历史新高。企业获取资金后,用于向个人支付工资、货款等。于是,余额跑到了个人存款账户上,体现为个人存款增长。

实际上,每年一季度个人存款都会增加较多。央行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个人存款大增超过6万亿元;2018年一季度,个人存款增加超过4万亿元;2017年一季度,个人存款增量也在4万亿元左右。

“一季度个人存款大增,其实是季节性规律。”王剑认为,按习惯,企业一般在春节前后发放年终奖、结清货款,这期间大家都持有存款,相互发红包。

但在今年一季度,疫情限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个人获取资金后,存在银行账户中,未动用出去。尤其是疫情期间,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受到限制,导致这部分活期存款没有及时再次转化为企业存款,也有部分低收入群众不敢消费,存钱避险的心理。因此,个人存款增加较多,囤积的程度明显甚于往年,原因是多方面的。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个人存款的变化,可能也与资本市场走势相关。今年2月份,住户存款一度减少1200亿元。自2月3日开市以来,A股市场在震荡中保持基本平稳。唐建伟分析,2月份个人存款减少,很可能是较多资金流向了证券保证金账户。整个2月份,创业板50指数涨幅达23%,资本市场行情火爆可能吸引了部分存款资金流向证券保证金账户。

3月份,市场走势发生了变化。唐建伟分析,3月份大量股市资金从证券保证金账户回撤至居民账户,所以出现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减少1.43万亿元。居民存款增加2.35万亿元,可能很大程度受3月份A股较大幅度回落影响。

从季节性规律来看,随着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后续3个季度企业存款增量会与个人存款基本相当,体现出企业经济活动回升。

王剑预计,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民众对经济前景信心恢复,经济活动逐步恢复正常,大家就会出来消费、投资,后续企业存款增量将会回升。

消费修复性反弹可期

“居民消费出现修复性反弹可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作出这一判断是因为国内就业市场基本稳定,居民储蓄大幅攀升,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从3月份情况看,消费已经有所改善,尤其是网络消费和医药卫生类消费增长较快。虽然一季度消费受疫情冲击较大,但2月份消费降幅比1月份至2月份已经收窄了4.7个百分点,说明消费正在改善。

唐建伟预计,3月份宏观数据普遍比1月份和2月份明显改善,这一势头有望延续。随着更大力度政策不断出台、复工复产推进和扩内需措施落地,预计二季度生产、消费、投资都将延续回升态势。

当前,各地正通过各种途径来促消费。武汉、南京、宁波、温州、深圳、杭州等地均向居民发放了消费券,其中部分城市效果已经显现。截至4月6日,杭州电子消费券已带动消费22.26亿元。其中,一期兑付政府补贴1.45亿元,带动杭州消费18.05亿元,拉动效应超过12倍。同时,部分地区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目前,已有佛山、广州、长沙、重庆、珠海、宁波、南昌等地出台了鼓励汽车消费措施。

在这些措施之外,唐建伟认为,实际收入与消费支出紧密相关,稳就业紧迫性突出。唐建伟建议,可借鉴欧美国家做法,设立中小企业薪酬保护项目,鼓励企业在疫情期间维持其雇员数量和薪酬不变,政府直接给予相关企业两年以上贷款用于支付员工薪酬、房租等,如果企业在疫情期间保持其雇员数量不变超过两个月,则相关贷款可免除归还本息。通过类似措施进一步稳定就业、保障收入,在此基础上促进消费。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