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4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曲东方红唱响50年
——写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之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天骄

今天,当我们仰望头顶的天空,不仅有日月星辰的陪伴,还有数不清的人造卫星为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着各种便利。在茫茫宇宙中,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仍飞行在自己的轨道上。5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70年4月24日,正是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我国把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今天的东方红一号,就像一个精神坐标一样,至今仍激励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每一个航天人或许都对“651”这组数字有着特殊的情结。在那个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年代,共和国的领袖与科学家们坚定地认为,中国一定要发展人造卫星,这不仅仅是为了扬眉吐气,更是未来战略发展的必然要求。

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65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研制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任务代号“651工程”。

“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是中国确定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方案时中央领导的批示要求。那时,科研人员咬牙坚持、艰难攻关,攻克了火箭级间连接与分离技术、末级火箭观测裙设计等一系列技术和工艺难关,并在跟踪测轨技术、信号传送方式、热控制技术等方面超过了其他国家的首颗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以雷霆万钧之势飞向太空。随后,原国家广播事业局报告,收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播送的“东方红”,声音清晰嘹亮,中国正式进入了太空时代。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回忆,“东方红一号卫星上没用一个外国的元器件,都是中国人自己造的。一举打破了前苏联、欧美等国家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发射,使我国初步形成了人造卫星、运载火箭比较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体系,奠定了中国航天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不仅如此,这段艰苦创业的经历更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座里程碑。据老一辈航天人说,虽然长征一号火箭在当时只得到了进入太空俱乐部的第五个席位,但其运载能力仅落后于前苏联和美国,处于世界第三的位置。

长征一号火箭迈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在此基础上一飞冲天,势不可挡: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先进低温火箭技术的国家。

1990年7月16日,我国第一枚捆绑式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火箭(也称为“长二捆火箭”)成功发射,“长征”火箭实现了从串联到并联的跨越。

2003年10月15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五号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航天员杨利伟搭乘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今天,无论是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导航工程、探月工程、高分工程的背后都离不开“长征”火箭的有力托举。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50年里,中国航天事业以此为起点,奔赴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50年来,以“东方红”品牌为代表的通信卫星平台,在历经东二、东三、东四、东五等四代卫星平台的发展后,技术不断突破,实现了指数级的能力跃升。

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但在这过程中,也经历了坎坷、挫折甚至失败,每次失败都是中国航天再次跨上新台阶的基础。

“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道路上,同时,我们也会不断碰到新问题、遭遇新挫折、迎来新挑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吴燕生说,“无论如何,我们要始终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中国航天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