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武汉市武昌区两位退休老院长——
返回福利院当护工
本报记者 柳 洁 通讯员 周 钢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老年人为易感人群。普通老年人康复后回归家园,全家皆大欢喜。但是失能失智老人的康复安置成了一大难题。对他们来说,一要防风险,避免再次感染;二是护工严重短缺;三是目前福利院普遍一床难求。武昌区是武汉市老龄化最严重的区之一,疫情发生后,有不少老人被感染新冠肺炎。紧要关头,武昌区民政局首先想到了黄莉、刘寿琴两位原区福利院退休老院长。

接到通知,黄莉、刘寿琴二话没说,带着简单的随身生活用品赶赴康复驿站报到。有着35年护理经验的两位老院长,首先培训新招来的17名新护工,面对新护工非专业、零经验,她俩为大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具体工作办法。并手把手地教授新护工怎样为患有压疮的老人换药、清洗伤口,为瘫痪老人理发更衣、翻身洗漱、端屎端尿、喂饭喂药等基本功。

3月7日,首批出院的51名康复老人集中安置在省财苑康复驿站。他们中最年轻的70多岁,最年长的90多岁,大多都是失能、失智或半失能老人,全部需要24小时不间断照顾。两位老院长从3月7日至今没有离开过康复驿站。

3月14日,57岁的罗桃红(化名)新冠肺炎康复后来到凯莱熙康复驿站,身患严重腰椎间盘突出的她睡在康复驿站的席梦思上很难受,刘寿琴来到她身边一眼就看出了罗桃红的心思。“您等着,我想办法为您换个木板床。”刘寿琴问遍了酒店都没有。

想干事的人总会有办法。刘寿琴从酒店借了辆推车,一个人从曾经工作的区福利院拉来一个木板床。当罗桃红睡上木板床后开心极了,“您怎么就知道我需要木板床呢?真神了!”罗桃红笑着说。“这个都是我长期福利院工作摸索出来的经验,没有什么神不神的。”刘寿琴微笑着说。

3月17日,康复驿站进来一名89岁半失能老人孙爹爹。老人在房间里坐立不安,黄莉看到后马上说,“走,爹爹,咱们‘父女’俩出去走走。”黄莉拉着孙爹爹来到康复驿站活动室,“父女”俩有说有笑地聊着家常。“爹爹,好几天没有见到婆婆了吧?”黄莉问道。“是的,我都急死了,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我们老两口只有一部手机,没法联系。”孙爹爹说。“没关系,我有手机,咱们现在就联系她。”黄莉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孙爹爹熟悉的声音。看着两位老人开心地聊天,一旁的黄莉心里踏实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