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9年,甘肃省陇南康县以县委一号文件全面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他们持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优生态富民产业,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蝶变”,村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大幅提升。
乡村振兴,最直观的变化在哪里?
村子变美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完善了,乡村产业带动村民的腰包鼓了,乡村旅游引来了游客,村民的日子更有奔头了,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了。
甘肃省陇南康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连续9年,康县以县委一号文件全面安排部署农业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村村优美,户户唱响“幸福曲”
初春的康县乡村,柳绿山青,到处焕发着勃勃生机。
走进康县王坝镇何家庄村,干净整洁的村舍、蜿蜒有序的柏油路、时尚简约的现代建筑,好一幅现代乡村画卷。
“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各村的基础设施,还要在美字上下功夫,把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起来,确保我们每个村庄都成为群众的公园。”康县王坝镇党委书记焦乙红说,“我们还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深层次的教育引导和督促整治,不断激发群众参与到乡村事务的管理中。全民行动方得村村美丽、全域和谐。”
在康县,何家庄村只是342个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康县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建设,并确定了生态旅游型、古村保护型、产业培育型、环境改善型、文化服务型5种类型,坚持不搞大拆大建、大包大揽,不搞千村一面、重复建设。通过充分挖掘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历史古迹、民俗文化、风土人情,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通过采取依村就势、就地取材的方法,利用废旧瓦片、砖块石头、树枝竹片等当地资源精心打造小节点、小景观,做到了不砍一棵树、不埋一眼泉、不毁一株草、不挪一块石,既量力而行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又立足实际打造了富有康县韵味的农家庭院。截至2019年底,全县350个行政村1640个自然村中97.7%的村社建成了美丽乡村,1个镇12个村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
家家创业,人人奏响“奋进歌”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最终办法,产业是增收致富的关键。康县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扶持引导群众发展核桃、花椒、茶叶等经济林果与蜂蜜、中药材、食用菌等多元特优生态富民产业。
“花椒大户”王富强家有花椒林30亩左右,2018年收成最好时创收20多万元。去年由于天气原因,花椒产量有所下降,收入大约在10万多元。
“我们合作社现有社员90人,去年的产值有25万元左右,带动11户贫困户脱贫;今年我们打算再生产3万袋香菇,雇用50人参与加工,为乡亲们提供更多增收机会。”康县迷坝乡马莲村同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段淑英说。
在康县,像王富强、段淑英这样的“产业能人”比比皆是,王坝镇的“劳务达人”张杜建、白杨镇的“养蜂专家”张小艳、阳坝镇的“天麻大户”李满福、“电商红人”王谢红等,都是产业发展路上的“领头羊”,他们在自己发展致富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群众一同发展、共同致富。
致富要长远,长远看产业。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多元特优产业,康县出台了《康县产业扶贫奖补办法及标准》,鼓励14家龙头企业与70家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带动1.6万贫困户增收。该县电子商务累计实现总交易额3.4亿元,带动6306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康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各种产业“百花齐放”。全县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90多万亩,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茶园面积5.3万亩,年加工茶叶770吨,年蜂蜜产量440余吨,有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实现了“村村有产业”“家家都创业”的富民目标。
处处和谐,全民齐唱“振兴歌”
“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村一寨、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美,空气也好。”去年国庆长假期间,一群外地游客徜徉在康县的青山绿水间,他们告诉记者:“我们不仅欣赏到美丽的景色,而且购买了野生猕猴桃、阳坝小红薯等土特产品,乡亲们也很热情好客。”据统计,2019年,康县共接待游客300.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
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康县把全县作为一个全域旅游大景区来规划,统筹布局、综合施策,建设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大景区,做精做美乡村旅游大文章,现已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有效激活了各方发展要素,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康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建设美丽家园;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弘扬新风正气;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促进农村和谐;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开展拆违治乱、全域绿美净、文明村镇创建等工作,深入推动城乡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协调发展,实现了乡村的美丽“蝶变”,村民生活质量、文明素质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