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分批下达2020年以工代赈资金56亿元,预计将吸纳约30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法外出打工的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参与工程建设,实现就业增收。
以工代赈,通常是指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2019年6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以工代赈政策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推动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好以工代赈“赈”的作用。在当前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实施以工代赈具有重要意义。
对脱贫攻坚来说,让贫困农民等参加工程建设,不仅能让贫困户凭劳动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收入,而且能培养贫困户劳动意识、劳动技能,是一种更健康更彻底,更有意义的脱贫扶持方式。
对扩大就业来说,突发的疫情导致不少行业企业停工停产,劳动者就业受到了直接影响,虽然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积极有序推进,但就目前实际情况看,由于疫情尚未结束,劳动者就业仍不充分。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9亿人,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有1.7亿人左右,竞争能力较弱,职业转换难度较大。通过以工代赈,为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机会,不仅能促进农民工就业增收,还能减少特殊时期的人员流动,有利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
对地方建设来说,以工代赈可以优化更新换代地方的基础设施,进一步为基层群众出行、发展致富等创造良好条件。
可见,以工代赈是一策多利实现多赢的政策思路,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值得有关方面细致谋划和实施。
(作者单位:河南省内乡县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