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与新挑战,须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避免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应重点从识别、治疗和保障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因病致贫是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脱贫难度大,返贫风险高。数据显示,我国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占贫困总人口四成以上,随着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逐步脱贫,比例还会增高。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防止因病返贫成为决战决胜的关键一环。
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此项工作的难度,使这块“硬骨头”更硬更难啃。一方面,疫情使原有的医疗资源呈现一定程度的捉襟见肘态势,普通的医疗机构大面积停诊,医疗扶贫项目计划暂时搁置,常规的医疗帮扶工作难度加大;另一方面,各地区的防疫隔离措施,使偏远贫困地区的慢性病贫困患者面临停药风险,大病贫困患者无法得到专项救治,危症重症贫困患者甚至面临生命危险,重点人群返贫风险加大。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问题与新挑战,须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避免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应重点从识别、治疗和保障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精准识别 关注重点人群
新冠肺炎疫情使因病致贫的底数发生了变化,同时也使少数人陷入危机。因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
首先,摸清底数,适时调整帮扶范围。一是摸清原始底数,对原有建档立卡的因病致贫户进行排查,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二是摸清新增底数,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因疫需要采取隔离措施的贫困户、存在较高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以及边缘人口进行健康检查与综合评估。三是摸清重点人群底数,对偏远贫困地区慢性病贫困患者、高龄和空巢贫困患者、危重症贫困患者、心理疾病贫困患者进行重点排查,准确评估疫情带来的返贫风险。
其次,关注重点人群,提供必要帮扶。一是对高龄、空巢、危重症贫困患者进行重点关注,实施24小时全天候专人帮扶,确保平安度过危机,对其健康状况实行日报制。二是对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贫困患者格外关注,密切关注大灾大疫带来的病情波动,对其健康状况实行周报制。三是对偏远山区心脑血管疾病、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慢病贫困患者,指派专人上门送药,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等服务,对其健康状况实行月报制。
精准治疗 补齐基层短板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领域仍存短板。由此,应找准群众健康需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健康供给侧改革,提升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迫在眉睫。
一是推进以县域医共体为代表的医疗资源下沉,以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设备不齐等供需结构性矛盾,并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步提高。二是探索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脱贫模式,利用该模式向上链接全国优势医疗资源,向下综合调节区域医疗资源,通过“互联网+”对口帮扶、“互联网+”远程会诊、“互联网+”病情共享等形式推进服务场景前移,使贫困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三是加速推进分诊医疗落地,全面实行乡镇卫生院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四是继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采取免费定向培训、集中招聘、提高待遇保障、健全考评和激励机制等方法,聘用并留住全科医生,全力解决制约我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核心短板”。
精准保障 完善制度衔接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实施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范围最大的医疗保障措施,为脱贫攻坚中的大病救治、医保全覆盖积累了经验。目前,针对我国贫困人口的医保制度已初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衔接。
一是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制度的衔接,加强各项制度在对象、信息沟通、管理方面的统一协调,形成“大保险”制度合力。二是加强医疗服务保障与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的衔接,统筹使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通过适当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来明确基层就医导向。三是进一步完善已经合并了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提高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实施异地报销和结算服务,从而完善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四是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要进一步扩大药品医保目录,进一步降低特殊药品价格,确保大病、重病贫困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五是着力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因病致贫群众抗风险能力较弱,在治病和治贫双重压力下,既需要保健康,又需要想方设法保收入。六是重点完善兜底保障机制,对一部分需要终生治疗、无脱贫能力的孤寡人群,通过公益救助、无偿捐赠等方式,广泛发动社会力量与政府一道,进行兜底保障,实现全面小康。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课题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