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脱贫攻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3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项目复工复产,贫困户稳定增收
产业扶贫遍南疆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耿丹丹 通讯员 牛海燕 朱红杰
图为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种兔养殖棚圈内一角。 张 勇摄

近年来,新疆依托产业扶贫,大力培育贫困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助力各地脱贫攻坚。目前,特色扶贫产业已在南疆地区发展壮大,不少贫困户在产业扶贫带动下实现脱贫。未来一段时间,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仍然是推进南疆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为克服疫情对产业扶贫项目的影响,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出台了24条措施。措施提出,要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产业扶贫项目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支持,解决“卖难”问题,优先安排受疫情影响企业、贫困群众实施新的产业扶贫项目。同时,鼓励贫困人口返乡创业,继续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不难看出,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仍然是新疆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

特色产业生机勃勃

近年来,新疆依托产业扶贫,培育贫困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一大批蔬菜、林果、养殖等产业项目应运而生,助力各地脱贫攻坚。

最近,家住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玉尔其乡尤库日斯村的脱贫户沙拉木·麦皮孜恢复了正常上班。据了解,他已经在柯坪喜羊羊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扶贫羊托管养殖基地工作3年,每个月能拿到3000元工资。这份工作让沙拉木·麦皮孜顺利脱贫,他还把家里的10只羊送到扶贫羊养殖基地托管,每年都能拿到分红。现在,沙拉木·麦皮孜的生活越来越好。

柯坪县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多,曾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柯坪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农牧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化进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0年1月,新疆和田市、和田县、喀什市、阿图什市、柯坪县等12个县(市)退出贫困县序列,柯坪县位列其中,全县2个贫困村1330人脱贫摘帽。

位于南疆的和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牧养殖,兔产业成为这里的新兴产业,越来越多贫困户依靠养兔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和田县布扎克乡托乎拉村养殖户吾尔尼萨·依明尼亚孜家里,她正忙着抓兔子。“有125只兔子已经出栏,拿到企业卖出后差不多有1000元。”吾尔尼萨·依明尼亚孜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自去年7月养殖兔子以来挣了1.2万元。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种兔一年至少出栏40只兔子,她家100只种兔一年就可以出栏4000只兔子,一年至少可实现净收入2万元。

2019年4月,和田县从山东引进一家兔养殖企业——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有兔养殖基地、屠宰场、饲料厂,具有成熟的养殖经验和完整产业链。企业落地后,成了乡里最新的产业脱贫项目,企业还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提供饲养技术、养兔设备。

和田县人民法院驻和田县布扎克乡托乎拉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杨鸿雁说,刚开始很多人不愿意养殖兔子,但第一批养兔的农户每户挣了3000多元后,很多农牧民转变了态度。目前,该乡200多户贫困户依靠养殖兔子,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151名村民在企业实现了稳定就业,其中贫困户占比约50%。

新疆枣兔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新介绍,“二期兔舍近日也将投入使用,今年公司计划再增加200余个就业岗位。到年底,企业养殖规模能达到16万只,全县年出栏量能达到600多万只,年底能实现全县种兔入户2000余户,直接带动逾1万人实现增收”。

扶贫车间帮扶就业

除了特色产业,很多农牧民转变为产业工人,通过产业扶贫实现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也已成为新疆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连日来,南疆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促进贫困劳动力增收致富。眼下正是利用滴灌袋回收生产加工销售的旺季,在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扶贫车间,润丰塑业全面复产,来自村里的2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加班加点地生产滴灌袋。

乡村扶贫工厂是贫困户增收的主要途径,麦盖提县各乡镇积极为涉农扶贫车间解决物资运输、原料采购和员工复工等难题。扶贫车间员工阿布都热合曼·亚森告诉记者,在工厂工作每个月有3000元的工资,前段时间受疫情影响,工厂停工一个多月。“如今复工了,我们一定努力工作,加快生产。”

为了保障当地农牧民就业,麦盖提县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有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资经营、农机服务单位复工复产,同时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截至3月5日,麦盖提县下派129名干部进驻企业,协助全县33家企业复工复产。

政府协调复工复产

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和田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主动对接当地投资企业,与航空公司联系,通过定制“点对点、面对面”的一站式直达航班,帮助企业相关人员顺利返程,确保企业有效复工复产。近日,共有包括鞋业、纺织服装、电子装配等21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11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乘坐“定制”航班直抵和田县返岗。

“政府全程提供贴心服务,使我顺利返回了和田。我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抓好企业生产,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田县某鞋业企业管理人员覃思司说。

同时,和田地区及时制定《和田地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指导企业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加大信贷支持,延迟缴纳社会保险费、税费,提前下拨各类补贴等举措,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有效实现稳就业、稳增长。截至目前,当地已有386家工业企业实现复工复产。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当地各级扶贫部门和帮扶干部及时转变工作模式,建立扶贫项目推进“绿色通道”,积极采取网上联审联批、在线专家评审。同时,妥善解决因疫情影响的项目按期复工复产、产品销售、资金周转等难题,延长产业扶贫链条,确保持续稳定增收。

该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坚持统筹推进、全面评估研判、大力推进项目,扎实做好贫困群众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采取相应措施,全面推行项目前期、招投标全程电子化,督促落实网上受理、并联审批和网上出件等非现场业务办理,确保项目在符合条件情况下即刻开工建设,把疫情对贫困群众脱贫的影响降至最低。

数据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全力推进350多个年度计划实施扶贫项目,目前已开工项目和具备开工条件项目160余个,占项目计划的45.13%;进入招投标阶段项目130多个,占项目计划的38.44%。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