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病毒交锋,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漏掉一个可能的疑问,查实每一个密切接触者……在这场新型冠状病毒阻击战中,乔鹏,上海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科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和他的同事们承担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疑似病人样本检测等工作,他们同样是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的主角。
“疫情面前容不得退缩,我和我的同事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乔鹏说。 疫情发生后,乔鹏所在的上海杨浦疾控中心立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原来的科室按疫情工作内容被划成不同小组。
1月24日凌晨1点半,正值农历除夕,乔鹏的手机突然响起:“今天一例就诊发热病例有武汉出差史,体温37.8℃,有肺炎影像学特征,需要采样送检。”没有丝毫犹豫,乔鹏套上工作服,迅速出发。
“其实不只是我,很多同事都退掉了出游返家的车票,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参加此次‘战疫’,每个人都加班加点,不计时间,不计报酬,放弃休假和与亲人团聚。”乔鹏说:“我们也是克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主动拿起专业武器,直面病毒,抗击病毒。”
“你别紧张再好好想想,期间还去过哪些地方?有没有接触过有类似症状的人?”每一次火速赶往医院,面对患者,乔鹏总是这样问。 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组工作人员,乔鹏和同事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口罩和面罩对病人询问,详细了解病人发病前14天和发病后的活动情况,从中搜寻可能的感染源和可能被感染的密切接触者。所有细节都不能错过,时间精确到分,地点精确到居室,行程精确到车次、航班的座位号及车牌号。
在乔鹏展开调查的同时,另外一组人员已将疑似病人微生物样本迅速送回实验室。 防护服、防护面罩、隔离衣、护目镜、N95口罩、鞋套、头套、手套……病毒检测组成员完成三级防护后,接过从医院带回来的疑似病人微生物样本开始检测,成为距离病毒最近的战士。
“病毒的核酸检测有一个过程,标本要经过前处理、核酸抽提、PCR扩增、结果分析等一系列步骤,每份标本需要连续工作6个多小时才能出结果。这期间,一刻不能放松,既要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还要确保自己负重工作时不虚脱。”乔鹏说。
当病毒检测结果出来后,乔鹏和同事们已经疲惫不堪,防护服湿透了,解下面罩,脸颊被闷得发烫,满是道道勒痕。
为了保证能快点筛查出结果,早点打赢这场仗,实验室工作人员实行两班倒,24小时日夜兼程检测样本。
“这次战‘疫’锻炼了自己,也锻炼了团队。”乔鹏说,打好这场仗,需要每个人配合,深挖每个死角,每天地毯式检查,就是为了筑牢病毒防火墙,确保每一位市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