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中经视觉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3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
脱贫攻坚劲头足
本报记者 钟华林 刘 畅
▲凉山州越西县书古镇农民在采收香菇。越西县利用当地资源积极发展彝香菇特色产业,助力贫困群众增收。(摄于2018年7月)
余 寒摄
▼凉山州越西县桥勒莫村贫困户欧支母沙夫妻俩高高兴兴搬家住新居。2017年9月,桥勒莫村全村119户524名贫困人口整体搬迁到新村,该村当年实现脱贫。(摄于2017年9月)林建江摄
▲凉山州普格县螺髻山镇子热村幼教点,彝族小朋友在塑胶操场上做游戏。凉山州深入实施彝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因贫失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摄于2019年9月) 杨尚威摄
▲凉山州普格县占地230多亩的普格螺髻山五道红草莓基地,员工在分拣草莓。当地采用“公司+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的模式,惠及两个贫困村、508名贫困人口。(摄于2020年3月) 本报记者 钟华林摄
◀位于凉山州西昌市的好医生集团攀西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加班加点生产抗感颗粒等抗病毒药品,保障抗疫一线供应。 (摄于2020年3月)
陈富军摄
◀位于凉山州的雅砻江公司锦屏水力发电厂,员工在检修设备。拥有世界最高坝、世界最大规模水工隧洞群的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电力保障。(摄于2020年3月) 蔡艺伟摄
▼凉山州昭觉县尼地乡洼里洛村高原牧场。昭觉县是凉山半细毛羊生产基地县,目前全县有凉山半细毛羊改良存栏数50余万只,是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贫困户人均从中获得直接增收800元。(摄于2019年10月)
阿克鸠射摄
▼凉山州西昌市长途客运中心,外出务工人员排队乘坐“农民工返岗专车”外出务工。近几年,凉山州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当地脱贫的重要收入来源。(摄于2020年3月) 本报记者 钟华林摄

春暖花开时节,记者赶赴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脱贫攻坚最新进展,看到全州上下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们一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手紧扣脱贫攻坚工作主线不放松,统筹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包含业绩薪酬考核、减租降租、复工复产、融资贷款等12项减负措施,调动企业防疫、复产“两手抓”的积极性,缓解生产经营压力,促进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个县市中有11个民族聚居县为深度贫困县。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州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成果。如今的凉山州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区域性整体贫困落后面貌显著改善,千百年来贫穷落后的大凉山在实现社会制度千年跨越的基础上,正在实现社会文明的时代跨越。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需要攻克的“最后堡垒”之一,今年凉山州将发起脱贫攻坚战的总攻,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为此,当地在用好用足国家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以及四川省综合帮扶凉山州34条支持政策、16条工作措施的基础上,紧扣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精准施策,特别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集中发力,彻底改变大凉山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