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线专家回应武汉救治进展、医护人员感染原因等话题——
加强防护 有效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本报武汉2月19日电 记者袁勇报道:19日,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等专家在湖北武汉接受记者采访,就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特点、救治工作进展情况、医护人员感染原因等公众关心话题予以回应。

童朝晖表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年龄多集中在50岁以上,有基础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疾病或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新冠病毒不仅仅攻击肺部,心脏、肾脏等器官也会受到损害。一些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免疫力较差,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通常来说,单器官衰竭的救治难度较低,但如果同时发生双器官甚至三器官衰竭,救治难度就会加大。

童朝晖表示,目前,武汉对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正步入正轨,除拓展床位外,还把救治关口前移,组织专家到各个医院进行巡诊,针对多器官衰竭患者展开多学科会诊。此外,还密切关注轻症患者和普通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其主要身体指标,及时转治转诊病情转重病人。

蒋荣猛表示,目前,对于方舱医院的轻症患者,除了实施治疗方案外也在进行病情监测。符合如下标准患者,可认为需要转诊到定点医院:第一,呼吸频率明显增快;第二,血氧饱和度小于93%;第三,如患者有基础疾病,且出现加重趋势方舱医院无法处理的。

“医护人员感染大部分发生在早期。新冠肺炎早期很多症状不典型,发热程度不高,甚至不发烧,但具有很强传染性。一些患者因为其他疾病,到其他科室看病,由于早期医护人员对此缺乏足够防护,导致感染。”蒋荣猛表示,目前,通过对医护人员的防感染培训以及加强医院防感染隔离措施,已经能够有效避免医护人员被感染。各地支援武汉医疗队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发生被感染的情况。因此,通过有效防护,医护人员不被感染是可以实现的。

蒋荣猛表示,气溶胶传播风险主要是针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比如,医护人员给病人做气管插管过程中,病毒会大量排出来,可能会形成气溶胶,尤其在病房通风不好的情况下格外危险。公众对此传播途径无需过度恐慌,首先医院外的感染者很少有机会排出大量病毒,此外,在经室外空气稀释的情况下,病毒也很难对人造成威胁。

“血浆抗体治疗并非没有先例,香港和台湾在非典时都进行过血浆抗体治疗,效果比较好。目前,在武汉,这种方式已治疗了10多位病人,效果不错。”童朝晖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