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面临着不小的风险挑战。一方面,生产经营受限,另一方面,房租、用工成本等支出不断。尤其是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现金流不充裕,更易受到疫情冲击。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回应关切,提振信心,也解决了部分企业的燃眉之急。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总体目标看,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地方政府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仍大有可为。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地方政府的作用呢?
首先,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地方政府应当对本地地域性事务负责,通过对本地域的治理来维护本地社会秩序的稳定。地方企业作为本地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地方财政的重要收入来源,帮助和支持企业渡过难关,直接事关地方经济利益。
其次,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在支持企业发展方面,地方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对本地域的企业更了解,对企业需求更为敏感,可以更方便地精准施策,经济效率更高。
此外,笔者梳理发现,虽然各地已出台不少政策措施,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有较大的改进空间。一是省以下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相对较少。省内地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疫情差异,各地市的经济结构、产业类型、企业规模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准施策。二是已有优惠政策落地宣传不够到位。以放宽小微企业贷款的信贷政策为例,根据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课题组对全国2240家小微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企业对该政策并不是很了解,其中,51.03%的小微企业表示不太了解,2.20%的小微企业表示完全不了解。三是部分地区的扶持政策并未明确责任落实主体,不利于对接企业,可能造成政策落地难。四是对于小微企业的重要关切点,各地政策仍有较大优化空间。比如,不少小微企业主反映,社保费用等可能会成为压倒小微企业的秤砣。而各地出台的扶持政策中,多数只是缓缴社保,仅有少数地区给予了社保返还等力度较大的政策。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重要支撑、解决民生就业重要途径,支持其度过疫情困难期,意义重大。帮助小微企业共克时艰,地方政府大有可为。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研究本地区的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在不折不扣贯彻上级政策部署的基础上,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区的企业调研,立足当地实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帮扶政策。政策制定与落实切勿简单“一刀切”。
二是加大对已有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各级政府应在政策宣传上下更大功夫,避免出现因政策宣传不到位而无法落实的情况。及时收集更新已出台政策,借助多种传播途径,采取多种宣传手段,高频次发布,使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及时知悉各项扶持政策,真正做到政策优惠为企业所用。
三是明晰各项政策责任落实主体,制定实施细则。面对疫情大考,各级地方政府应更加注重服务水平的提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好政策落到实处才是真的好,地方政府在出台制定政策时应尽可能明晰责任落实主体,明晰实施细则,有效对接企业,有责可究,切勿让政策流于形式。
四是在小微企业关切的租金社保等问题上,适当给予更大优惠。这次大规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小微企业的冲击不言而喻。建议各地方政府对承租国有经营性房产的小微企业减免租金之外,对承租其他经营用房产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在缓缴社保的政策基础上,参考黑龙江“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6个月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应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的做法,出台有力政策化解小微企业资金难题,以解其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