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驰援武汉,燕赵有我
——记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的河北援鄂医疗队
1月26日,河北省援鄂医疗队首批150名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奔赴武汉,图为医疗队队员正在搬运带往武汉的医疗物资。 张 昊摄

本报记者 陈发明 宋美倩

2020年1月30日上午9点,宋宁上完了到武汉后的第一个夜班。

宋宁是河北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三病区副主任,也是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首批150位队员之一。1月27日凌晨,他们抵达武汉,负责援助武汉市第七医院,这是一家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

1月29日17时30分进入病区那一刻,这里便成了宋宁新的战场。在病区做检查时,一位患者挤出笑脸,指着宋宁防护服上“河北”二字,吃力地说:“谢谢你,河北大夫!”那一刻,宋宁的眼里泛起泪光。几天来,她和同事们经常听到患者说这句话。他们坚信,抗疫胜利终会到来。

“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1月27日凌晨4:38,河北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昌火车站。

“外面的空气有些阴冷,除了我们这些‘逆行者’,站台上空无一人。”领队赵晓亮说,“有效防控,科学救治,对我们医护人员来说,是沉甸甸的责任。”

到抗击疫情一线去!1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出关于组派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函,河北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踊跃报名参战,第一批援鄂抗疫医疗队火速集结完毕。

1月26日16时许,来自河北10家省直医院、13家市三级医院的150名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在省会石家庄集合,他们中有参加过抗击非典的资深专家,有年轻的父母,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妻子。如今,他们只有一个身份:医务人员。安排好工作,告别了亲人,他们即将投入新的战斗。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丽26日当天早上还在参加院里的会诊,中午接到出发命令后,她和另外3名刚下夜班的同事一起踏上新征程;“保障好武汉,也是为咱家乡作贡献”,临行前父母的叮嘱,让邢台市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护师赵东心里更加踏实;在生日当天驰援武汉,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张征说:“面对使命召唤,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挺身而出!”

“我愿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在去往武汉的路上,河北援鄂医疗队队员王继华换了微信头像,上面写着“我愿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今年37岁的王继华是河北唐山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士,到武汉市第七医院后,她被分到疫情救治第2组。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等,王继华全副武装走进病区。

“这是我有生以来最辛苦的一个夜班。”王继华说,防护服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同时也带来了考验。由于防护服内汗水不能被蒸发、呼出的气体在护目镜上留下雾气和水珠,整个人就像在烈日下被关进阳光房一样,“全身又闷又湿”。到休息室摘下手套的瞬间,王继华被吓到了:“双手像泡发了,皱巴巴的。”

投入工作前,医疗队队员、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二科医生王艳辉去当地超市为自己采买生活用品,买得最多的是成人纸尿裤。他告诉记者,医护人员需要执行十分严格的防护措施,口罩、帽子、眼镜、鞋套、双层手套、隔离衣、连体防护服,一套装备穿戴下来,最快也要五分钟。为了防止病毒传播,防护装备不能随意脱穿,所以要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即便有准备,很多队员因为忙得没时间喝水,纸尿裤都用不上。在河北省援鄂抗疫医疗队中,危重症患者救治队人数最多,占到了三分之一。“重症病区在9楼,大多是呼吸衰竭的病人,护理这样的病人,我们的队员都有经验。”医疗队队员、河北省四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申康康说,大家需要随时处理碰到的紧急情况:一会儿这个床血压下来了、心率不稳了,一会儿那个床氧合指数不好了,复苏病人需要按压,不到半个小时衣服就湿透了。

到武汉后第二天,申康康和同事们就进入重症病区工作。病区内12张病床已经住满,还有8张病床正在准备中,符合条件后很快就能用上。在医疗队来之前,这个病区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只有21名护士,其中部分人员是从医院其他科室调来的。河北医疗队的到来,让重症病区有了更多专业对口的医护人员。

“疫情不退,我们不回”

武汉金银潭医院是此次疫情阻击战中,最早收治、收治病人最多的救治“主战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呼吸科护士张微是河北援鄂医疗队第二批的队员,到武汉后的第三天,她才知道自己被分到了金银潭医院。

“刚听说时,心里还真有点打鼓。在异地他乡,没有和第一批队员在一起,总会觉得心里没底。”张微是个“90后”,工作才两年。她告诉记者,金银潭医院的医护人员已经坚守了一个多月,特别辛苦,正需要支援,“哪里需要,我们就去哪里。作为一名党员,我无条件听从组织安排”。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1月29日,河北援鄂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总支,已有多名队员在抗疫一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干ICU8年了”“我没有小孩,家里父母有人照顾,没有后顾之忧”“重症医学科护士最擅长一整天不喝水、不上厕所了”“在死神手里抢生命,是我们天天在做的事情”……农历正月初二凌晨5点,在河北省中医院当护士的杨亚茹接到单位征求报名参加援鄂任务的电话时,急切地跟护士长说着自己去前线的理由。

“我是党员,这是我的责任,我一定要去!”1月25日,河北省召集首批抗疫医疗队援鄂,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邵东风报名时这样说。1月28日,到达武汉第二天,邵东风在武汉第七医院第四病区领工作任务时又主动提出:“我申请值第一个夜班!”

由于武汉医疗资源紧张,跟邵东风一起值夜班的两位当地医生,一位来自骨科,一位来自传染科,而病区全是呼吸困难、胸部进展明显的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危重症患者就有5位,邵东风这个“外援”,竟成了唯一的“专业人士”。于是,他主动要求负责重症患者。

医疗队队员赵娜蕊是河北邢台市邢矿总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今年1月2日,她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次援鄂抗疫工作就是检验我的最好时机,是最好的锻炼,我一定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护理工作。”赵娜蕊在给记者的微信中回复说,“疫情不退,我们不回!”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