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省巴东县水布垭镇柳家村:
出行、吃水不再难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郑明桥 柳 洁

“村委会门口的文体广场上,5盏太阳能路灯坏了4盏,春节在外打工的乡亲们马上就要回家过年,能不能帮忙修一下?”这是巴东县水布垭镇柳家村村支部书记向定军不久前提出的请求,杨大阶一口应承。作为中国石化销售湖北恩施石油分公司一名扶贫干部,杨大阶去年4月来到该村任扶贫第一书记,“路灯配件前两天从武汉到货了,我要给乡亲们把路灯送去”。

柳家村位于清江以南,海拔超过1200米。这里重峦叠嶂,村民出行难、吃水难,加之产业单一,是一个特困村。2015年,通过精准识别,全村400余户人家,有157户贫困户。截至2020年1月7日,全村还有3户6人尚未脱贫。

4个多小时翻山越岭终于到了村口,村民田祚东和妻子马先红将杨大阶一行拉到了自家屋里火塘前。屋外寒意阵阵,房里暖意融融。刚坐下,马先红就指着房梁上挂着的熏肉,说起了家里的新变化。“今年的猪肉价格高,卖猪的钱能过个好年。”马先红说。

田祚东在武汉白沙洲的冷库当搬运工,每月有4000元左右收入。妻子马先红患有胰腺炎,常年用药,无法干重体力活,扶贫尖刀班把她请到村委会食堂帮厨,每月也能挣2000多元。“现在,我在家一年能收入2万多元,老田寄回来3万多元,一家的开支够了。”马先红告诉记者,孩子们一个读高中,3个读小学,虽然条件艰苦,但都越来越懂事。杨大阶拿出崭新的书包和文具,交到马先红的手上:“让孩子们好好读书,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找我们。”马先红眼圈一红,很快又开心地笑着不停感谢。

柳家村地处高山,村民祖祖辈辈吃的是“天河水”,靠修建的水窖收集雨水,水质不达标。遇到干旱,只能到几公里外的邻村挑水吃。缺水是困扰柳家村脱贫的“拦路虎”。村民冯文彩回忆,小时候每天天没亮,就被母亲唤醒去水井挑水。

扶贫工作队同村民一道,钻进大山深处寻找水源,聘请水利专家制定引水蓄水方案。2019年9月,清泉流进了冯文彩的家中,他用水杯接着喝了一杯又一杯。

这些自来水来自14公里外的王家湾村,扶贫工作队向上争取补短板项目资金。在本村海拔最高点大包顶上建成自来水厂,并将自来水引入千家万户。

“现在我们用水真的方便。”村民陈真说,以前就是靠天吃水,吃雨水,生活苦不堪言。自来水流进了农家,幸福写在村民的脸上。

如今,柳家村许多家庭正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春节将近,柳家村开始杀年猪,年味愈发浓郁。晚上,柳家村路边的村委会门前,5盏路灯亮了起来,村委会前的国旗在大山的冬夜中格外醒目。

据悉,自2016年开展“百企帮百村”行动以来,巴东县参与帮扶的企业达192个,实施项目490个,企业投入总资金7185.42万元,惠及2.52万贫困人口。“截至去年年底,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34%,达到了县‘摘帽’标准。”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说,脱贫攻坚已到了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要盯紧问题整改不手软,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