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勇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勇气,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2020中国经济趋势年会”上,与会嘉宾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新”成为一个高频字。
贯彻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换挡升级,对于营商环境的要求也有了新特点,需要各地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及时转变理念。
科技部办公厅原巡视员、调研室原主任胥和平认为,创新已取代各种传统产业要素,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议题,因此创新环境也是营商环境中最关键的部分。未来,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但要追求便捷、公开、高效,更要围绕产业创新来展开。“比如先进制造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需要的发展环境就很不一样,因此,我们需要构造专业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胥和平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也认为,优化营商环境要注意完善产业政策,推动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同时,各地还应重视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吸引高端人才。
“原来各地招商引资,思路是先吸引企业,然后增加税收,再进行城市建设。现在逻辑变了,需要先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才能吸引高端人才,增加当地创新创业能力,然后带动经济发展。”倪鹏飞说。
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青岛是第一个设置“民营经济发展局”这一机构的城市。而青岛西海岸新区比青岛市设立此机构还要早8个月。
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隋斌说:“我们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初衷,就是希望民企在政府也能有自己的‘代言机构’,让他们有话知道找什么部门说,更有归属感。”
应用新技术
近年来,创新技术给各地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带来了更多可能。
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忠先表示,通过“互联网+政务”和大数据平台,兰州新区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企业办理手续可以百分之百实现网上办理,项目审批时长大幅缩短。
类似的场景也发生在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马波介绍:“天津滨海新区实施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内资有限公司的设立变更注销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在全国首创全流程自动化管理制证中心,自主研发制证系统,实现申请人与审批人互不见面的‘双盲审批’,对营业执照和105类专业许可证的模板、打印、盖章、发放进行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领证效率。”
为解决纳税人发票使用中的痛点堵点,2018年6月份,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税务局推出了全国首个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税链”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为纳税人提供发票自动申领验旧、发票快速开具交付、发票自动归集等服务,并打通了“支付—开具报销—入账”全流程,实现了“秒级开票”和“分钟级报销”。
广州市黄埔区副区长刘石说:“企业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后,发票自动验旧,不需要人工操作。企业足不出户,即可完成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全流程业务,还解决了不同电子发票平台数据孤岛问题,发票信息上链后,企业通过‘税链’平台可以查询到本企业收到的发票,解决了企业发票归集难的问题。”
拓展新思路
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创新工作思路,提升了自身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
2019年11月22日,长春新区34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金额达1217.6亿元。长春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唐继东说,这一成绩离不开长春新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新思路,比如当地推出的“首违不罚”等政策,广受企业好评。
唐继东介绍说:“过去,监管部门对企业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即便处罚不重,也会给企业留下污点记录,不利于其发展。2018年8月份,新区出台规定,针对招商项目和企业在建设或经营中发生的违规行为,如果符合不是主观故意且初次、情节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经教育规范能及时纠正等条件,将免于处罚。”
锦湖轮胎是当地的一家中韩合资企业,在一次安全生产审核验收中,监管部门发现企业几台设备未办理使用证、未进行检验。如果按照以前的规定,对其处罚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500万元以上。“我们发现他们的设备状态确实很好,而且企业也积极纠正,符合新区‘首违不罚’规定,从支持企业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免于处罚。”唐继东说。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创新式推行信用监管,取得了良好成效。隋斌表示,当地将监管部门对企业的检查结果全部公开,并记入信用记录,监管情况与企业享受政策扶持、银行贷款、公开招投标等相挂钩,构建起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提升了监管效力。“信用监管将大有可为。”隋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