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首都北京。
朝阳区五方桥,天海科技广场门口,漆黑色的铁架托起两个硕大的工业除尘罐,瓶身涂着鲜艳的红色、黄色和蓝色;园区内,工业风“混搭”艺术风,各种气瓶制造器械成了别样的风景。
西城区车公庄大街4号,“新华1949”几个颇具设计感的大字镶嵌在镂空红色砖墙上。走进其中,包括开心麻花在内的一众企业在此落地生根、拔节生长,凸显着产业园的分量。
打开一张北京市地图,类似的新晋网红打卡地还有很多。之所以说类似,是因为它们皆由老旧厂房改造升级而来。天海科技广场的所在地,原来是北京国企京城机电旗下的天海工业公司厂区,焊花四溅的作业线上生产的各类气瓶远销海外;“新华1949”的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北京新华印刷厂生产厂房及库房,这也成了园区名称的由来。如今,被注入创意元素后,它们纷纷发出了文化“新枝”。
破 题
老旧厂房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记忆,也是城市更新的存量空间,已成为广泛共识。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已是北京市的既定政策,相关文件出台了不少。
所以,位于西城区的北京第二热电厂老厂区在以装修改造由头获得批准后,4年前化身为天宁1号文创园正式开园了,高耸入云的大烟囱就是标志性的景致。但随后的二期改造计划却因为陷入“两难”——改动大不再适宜“装修改造”由头、那时又缺少专门针对老旧厂房改造的相关条款作为批复依据,迟迟无法获得审批立项,就这样迟滞了下来。
事实上,地处丰台区的二七厂1897文化科技创新城,也有同样的困惑。其项目实施方青旅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程博就曾经表示,“区里的相关部门很支持,但是政策上走不通,政府部门压力也很大”。
困惑与压力,恰恰说明这并非易事,在老旧厂房转型利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有待解决。怎么办?唯有继续靠政策破题。在出台《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定向、定调、定说法的基础上,近期印发的北京市《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着力点放在了落地实操的“最后一公里”之上。
“《管理办法》针对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项目‘如何走流程、怎么办手续’,进一步细化设计了项目申请、立项、规划、施工、验收以及登记注册等一整套流程规范,项目办手续涉及哪些部门、流程怎么走、各环节有什么要求,在《管理办法》里都有明确。”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一级巡视员郭小明说。
新 生
从朝阳公园东五号门进入,顺着小路走上不到5分钟,就能看到一座红砖外墙的老房子闹中取静、默默伫立。搁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燕山煤气用具厂,见证了北京工业的发展轨迹;眼下,这里是朝阳规划艺术馆,一座“用最新科技讲述朝阳故事”的神奇又神气的老房子。
3D大剧场、4D影院、数字沙盘……最新的数字创意产品密集地出现于此,到朝阳规划艺术馆逛逛,真的可能会颠覆你对科技应用与城市展示的想象,所以神奇;打造中国3D技术与创意博览会、推出“朝阳故事”IP系列原创内容、发布《2019数字创意新技术清单》,因此神气。这座老房子搭建起了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平台。
提到产业升级,人们经常会用一个词叫“腾笼换鸟”。那么,笼子腾出来了,该换什么鸟进去?这要看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发展目标是什么。今天,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盘活工业遗存,大力发展公共文化空间,集中打造现代创意园区,就成了那只“鸟”。而老旧厂房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文化气息,又注定这只“鸟”要被换进去。
据来自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的苗文玉介绍,数字创意与内容版权是老旧厂房转型的两大主攻方向,创意设计、媒体融合、演艺娱乐、艺术品交易等,是重点发展的9个领域。
循着这样的思路,越来越多的老旧厂房,将迎来新生。
聚 力
调查显示,截至2019年9月,北京全市各区共梳理出老旧厂房资源774处,总占地面积约3227万平方米,其中,城六区老旧厂房248处,占地面积约1943万平方米,占全市老旧厂房总占地面积的60%左右。随着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持续推进,未来确认的老旧厂房资源会越来越丰富。要让合规的每一处都能正规“办照”,要让过往的诸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难度显然不小。
“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涉及业务领域较多,希望相关部门在推进试点工作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优化办理流程,细化规范设计,固化管理细则,形成相互衔接贯通的办理规则程序,从政策体系上构建‘1+1+X’也就是《指导意见》+《管理办法》+各部门细则的体系架构。”郭小明说。
郭小明的“解题”方向是“聚力”,汇聚相关部门的合力,为老旧厂房保护利用工作在北京市铺开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全国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的“解题”方向同样是“聚力”,汇聚智库、老旧厂房改造转型园区的合力,有效应对“单兵作战”的局面,促进城市更新转型和园区间错位协同发展。
这个联盟成立于2018年8月,秘书处就设在朝阳规划艺术馆。去年一年内,联盟同相关部门联合策划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培训班,探讨解决老旧厂房园区如何挖掘文化内涵、构建产业生态等问题;利用2019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发展论坛的平台,与来自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内外知名的20余家文化产业园区分享经验……总之,为了老旧厂房更好地长出文化“新枝”做着各种努力。
只要双脚走对了方向、力气用对了地方,未来一定会有广阔又独特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