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能盲目撒网争人才
□ 冯海宁

近年来,城市“抢人大战”愈演愈烈,不仅参与“抢人”的城市越来越多,而且相关城市为此投入越来越大,招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累计超过160座城市发布人才政策,但很多“惠才”政策对人才的吸引力有限。

比如,一些城市政府在租房、购房方面给予人才补贴,但相比“收入及就业、创业机会”,仍未具备最强吸引力。又如,有些城市对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实行几年内免费乘坐公交地铁政策,不能说此举没有一点儿效果,但免费坐公交车之类的优惠措施绝非决定性因素。

城市出台“惠才”政策,既凸显人才与知识的价值越来越大,也折射出我国城市发展进入人才竞争阶段,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准确把握人才的“口味”,才是吸引到人才的关键。从一些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收入水平与就业、创业机会,才是吸引人才第一要素,是真正“招牌菜”。此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也是“引才”“留才”的“主菜”。一座城市的就业、创业机会,既取决于先天因素,也取决于后天因素。各城市与其花费巨大代价盲目撒网争人才,不如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打造高端产业,以此吸引所需要人才。也就是说,城市吸引人才应该走向精细化、精准化。只有让特色产业、高端产业变成“梧桐树”,才会自然引得凤凰来。盲目撒网、粗放操作,成本高,效果也未必好。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