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建浦城:点绿成金
本报记者 薛志伟

寒冬时节,有着“中国丹桂之乡”“福建省第一粮仓”等美誉的福建省浦城县,项目工地、产业园区、道路、桥梁、厂区等建设依然一片火热。浦潭生物产业专业园,百亿元产值的生物产业集群初具雏形;旅游景区、美丽乡村,天蓝水绿、游人汇集,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破题起航;五馆一中心、梦笔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重点民生项目加快建设,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解决,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点绿成金,打造生态富美新浦城”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现在每天来‘田园综合体’打卡的游客都很多,瓜果采摘、亲子游玩……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此举办后,知名度更是大增。”莲塘镇山桥村党支部书记徐芳忠介绍,位于该村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是国家级AAA级旅游景区“十里莲塘”的一个重要项目,总投资1.48亿元,目前正在结合“主题教育”着力打造集养生休闲、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文化研究、特色住宿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近期,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广泛开展调研,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为民服务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将更加聚焦现代绿色农业、生物、全域旅游、文化创意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和浦城特色品牌打造,全力推动新时代新浦城建设。”浦城县委书记周永和说。

好生态,是浦城“点绿成金”的内生动力。浦城位于三江源头,森林覆盖率76.67%,生态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县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重点打造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大米、灵芝、丹桂、薏米等特色产业。着力实施打造南接北连的产业“洼地”、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山清水秀的宜居福地、底蕴深厚的文化高地。

浦城是粮食大县,自古就有“浦城收一收,有米下福州”之说。目前,全县粮食产量由过去年产5万吨提高到26.5万吨,“浦城大米”品牌享誉全国。近年来,浦城县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农业产业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武夷品牌建设、生态银行、水美经济深度融合,有效流转土地,整合资源,推动一产接二连三发展,成功打造出“十里莲塘田园综合体”“中华小密包酒博览园”“全省最美休闲美丽乡村——际岭村”等项目,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致富的双赢。

浦城县县长沈晓文介绍,近年来浦城县依托资源禀赋和生态优势,着力打造食品加工、轻工轻纺、生物制药等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打造现代农业、生物产业、生态旅游等优势绿色产业集群,已形成荣华山产业组团、浦城工业园区(浦潭生物专业园)等多个工业发展平台,全县经济发展后发优势显著。

生物产业是浦城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为了打造浦城生物产业集群,浦城县建立浦潭生物产业园,实现不同产业链条的有机结合。目前,园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2亿元,入驻和计划入驻企业7家,总投资约60亿元,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00亿元,税收10亿元。

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全省23个贫困县之一,浦城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5250户10087人,贫困村70个,2018年贫困县已实现“摘帽”,2019年剩余的6个贫困村和6户20人也即将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浦城县因地制宜,以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创新“扶贫车间”,以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提高“造血”能力。今年,浦城县利用厦门市湖里区对口帮扶资金1300万元、当地龙头企业仙芝科技出资500万元,共同打造灵芝产业扶贫项目。

“我们将建设4个扶贫车间用于灵芝栽培,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用扶贫资金购买菌包后可以委托企业代管,年底直接分红。”仙芝科技总经理张俏霞说,项目建成后可种植灵芝150万袋,年产灵芝100吨,带动50名贫困户就业,预计每年可为贫困户增收7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