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收入增加、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从网购到海淘,从旅游到知识付费等,下沉市场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很强的消费能力。
刚刚过去的“双12”,中国消费者依然展现出惊人的购买力。值得一提的是,新兴的“年度网红”——下沉市场表现亮眼。
京东在“双12”开启新一轮“超级百亿补贴”,期间下沉新兴市场累计售出商品件数同比增长达50%。淘宝“双12”第一个小时,聚划算在三线及以下下沉市场的成交额同比超过了50%。20个品牌单品交易额破亿元,812个单品交易额破1000万元。下沉市场消费能力在各平台的表现,不得不让人惊呼:厉害了,下沉市场!
所谓下沉市场,指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市场,是目前最受关注的增量市场。随着收入增加、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从网购到海淘,从旅游到知识付费等,下沉市场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很强的消费能力。
当然了,下沉市场只是渠道下沉,并不代表品质也下沉。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同样关注品质和品牌。从潮流追随到与北上广“无时差”,下沉市场的消费结构与一二线市场越来越像。在下沉市场消费者的“购物车”里,不乏扫地机器人、电动牙刷、体脂秤、车载小冰箱等新鲜好物。从“双11”各家平台数据看,iPhone11、华为Mate 30 Pro等最热门的手机,都有超过一半订单来自下沉市场。
不只是好物,旅游市场也是如此。银联《2019国庆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三四线城市居民出游意愿增长明显,整体消费人次同比增长13.7%,领先于一二线城市。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居民收入持续提高、消费意愿越来越强,这都对下沉市场的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下沉市场规模庞大、成长快,其背后的“金矿”吸引着各大电商排兵布阵。比如,天猫“聚划算”、京东“京喜”、拼多多“万人团”等,均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触达下沉市场。
下沉市场大幕拉开,如何进一步挖掘?有专家表示,下沉市场的消费主体,比如小镇青年、网购中老年等,代表不同的消费风格,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既要“品质”又要“实惠”。这要求商家不能全靠拼规模、价格,更要拼供给、品质,让适销对路的高性价比商品更多些;还需要精准聚焦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构建更成熟、涵盖各层次消费的细分市场。同时,商家应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并不断提升供应链整合能力、仓储物流能力,用更优质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下沉市场的赛道上已是高手云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更多优质供给的出现,下沉市场将释放出更强大的购买力,为消费增添活力。
(本系列报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