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保安的四次创业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张伟光
江保安(右二)与种粮大户交流有机肥施用效果等问题。 (资料照片)

“生产了大半辈子味精,现在却把这个主业干成了副业。”菱花集团董事长江保安说这话时没有丝毫惋惜,反而无比自豪。如今,菱花年利润有一半来自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眼下,江保安整天谋划着在全国各地开农场、种蔬菜水果、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我是‘70后’,仍要第4次创业!”今年73岁的江保安轻松地说。

1979年,山东济宁柳行乡农民江保安贷款8万元,带领30多位农民创办了鲁西南第一家淀粉厂,开始第一次创业。江保安“水里捞金”大获成功,在他的带动下,一年间,仅济宁地区就涌现出20多家淀粉加工厂。

眼瞅着市场接近饱和,1989年前后,江保安又把目光转向用过剩淀粉生产谷氨酸,再生产味精进行第二次创业。把白花花的淀粉变成亮晶晶的味精,可难坏了江保安带领的一帮“泥腿子”。因为技术不过关,发酵染菌“倒罐”,1个月就“吞”掉了1年的利润。眼看着前几年积累的家底就要被掏空,万般无奈下,江保安6次去外地请来了味精行业“高人”。短短3个月,就把以前的亏损全部赚了回来,从淀粉粗加工转型到生物高科技,进而生产直面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味精,“菱花”这个品牌也随之破土绽放。

“俺们这上百号‘臭皮匠’捆起来也不如一个‘诸葛亮’带来的效益高。”江保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开始高薪网罗英才。为鼓励科研人员到一线搞创新,江保安规定,工程师可享受集团副职待遇,高工可享受集团副总待遇,其创新成果的3%奖给个人。

1994年起,江保安以品牌、技术、市场等无形资产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布局,先后兼并重组了8家国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3.2亿元,安置3800多名下岗职工再就业。1995年,“菱花”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

江保安的第三次创业与几头猪有关。传统味精生产免不了制造大量污水,这一度成为阻挠菱花集团健康发展的“拦路虎”。正在江保安愁眉不展之际,几头经常溜到企业淀粉生产初期排水沟里觅食的猪引起江保安的注意,一段时间后,这几头猪不但没掉膘,而且还长了几斤。“这废水里大有文章!”江保安如醍醐灌顶。经层层化验、提取,废水中含有大量胚芽、蛋白粉、菌体蛋白、硫酸铵、有机肥等有机质,如果可以提炼出肥料和饲料就能反哺农业。江保安细细盘算:每生产1吨味精的废水可回收副产品2.58吨,仅从中提取的有机肥就能满足3亩土地的种植需要;而3亩地收获的玉米,又可以加工成1吨味精,一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日渐清晰起来,“农业种植—生物发酵—生产副产品—农业种植、养殖”。

2000年前后,江保安开启了一体化绿色循环产业链的第三次创业。为此,企业投入40多亿元,用高新技术让味精摘掉行业“重污染”的帽子,破解了行业发展瓶颈。江保安还抢抓退城进园的历史机遇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起梁山菱花百亿级生态工业园,从创立之初的单一淀粉产品,发展成50多万亩农业种植、4万头(只)特色养殖及年产32万吨调味品、10万吨氨基酸、50万吨有机肥料、30万吨生物饲料等生产能力,引领乡村产业振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建的专家组推荐为龙头企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齐鲁样板、菱花模式。

创业40年,菱花长成了参天大树。40年后再出发,江保安踌躇满志地勾勒出第4次创业的“路线图”:按照“循环经济+现代农业+健康食品”的发展定位,实施“种、养、加、销、观”一体化发展,在济宁联合建设100万亩生态农业园、100亿生态工业园、100亿健康食品园、300亿安全食品商贸物流园,打造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同时,在全国建设30个基地,辐射带动面积逐步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为乡村振兴、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