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鹰潭
“技能提升”圆了就业梦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初冬时节,走进江西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里屋村,160亩的荷莲种植基地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村民孔繁新穿着高筒雨靴,带上锄头来到荷田开沟排水。

今年71岁的孔繁新是村里的贫困户,自己年迈体弱,还要照顾患病的妻子。在家门口脱贫是他多年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今年3月份,里屋村建成了荷莲种植基地,孔繁新成为基地管理员。从孔繁新的家到种植基地,只有300多米距离,走路只需5分钟。“路不远,每月有1200多元的工资,还能照顾好妻子。”孔繁新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广大贫困户来讲更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在鹰潭,像孔繁新一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不少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等情况致贫,他们劳动力较弱,有的还要照顾家人,出不了远门,干不了重活。”鹰潭市扶贫办主任罗卫国说。

鹰潭市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特别是本地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引领作用,针对贫困劳动力更愿意在家门口就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在广阔乡村创建就业扶贫车间、产业下沉工厂、乡村种植基地、公益扶贫岗位等,这些星罗棋布、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就业扶贫载体让一大批贫困人口实现了就近就业。

技能是就业之本。鹰潭市实施“技能提升”工程,聚焦贫困户对发展产业和就业增收的技能需求,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帮助每一个贫困家庭掌握一项实用技能,着力提高农民就业本领,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鹰潭市劳动就业局局长叶庆国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已举办34期实用技术培训班,把1020名贫困人口培养成技术农民。通过建在村头的就业扶贫载体,那些因特殊情况不能外出、无业可就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

曾经无技术特长的孔繁新,今年初参加了由月湖区扶贫办组织的莲藕种植技术培训,并到外地实地参观。“充电”后的孔繁新掌握了一技之长,在荷莲种植基地务工得心应手。里屋村委会主任孔金全告诉记者,荷莲基地建立后,繁忙时节解决了村里10多个贫困户的就业难题。

据鹰潭市劳动就业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市有劳动能力的1.07万贫困劳动力中,80%以上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走上了脱贫之路。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