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区域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宜春打造三个中心、一个基地——
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赖永峰 刘 兴
宜春经开区明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加紧生产铝塑膜产品,以供应国内各地市场。 (资料图片)

江西宜春市咬定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增强赣西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创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国家健康城市,建设区域性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11月21日,江西宜春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开园。当天,华为集团在华东区域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赣西云数据中心正式上线运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托赣西云数据中心和“云上宜春”大数据平台,计划用2年至3年时间完成30个智慧应用项目建设,覆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云数据中心将成为赣西地区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开启赣西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新进程。”宜春大数据产业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辛荣均说。

赣西云数据中心的上线运行,为宜春市“赣西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去年以来,宜春市围绕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大力推进“三个中心,一个基地”即文体教育中心、休闲旅游度假商贸中心、医疗健康养生中心,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医药器械等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新的气象。

城市提质扩容

赣西地区包括宜春市、萍乡市和新余市,是江西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在对接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12月,江西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上,“支持宜春建设赣西区域性中心城市”正式上升为省级战略。

然而,长期以来,受“虹吸效应”影响,位于南昌、长沙两个省会城市之间的宜春,距南昌210公里,距长沙200公里,宜春中心城区不大不强、首位度不高、向心力不强成为发展中的最大“短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宜春市实现GDP1764.55亿元,位列全省前四强。其中,靠近南昌的丰城、高安、樟树三个县级市GDP总和就占了54%。“宜春要成为赣西的中心,必须迅速将市本级这块‘短板’拉长,形成齐头并进、百舸争流之势。”宜春市发改委副主任雷敏说。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把宜春打造成为经济发展中心、科教文体中心、商贸旅游中心、康养医疗中心、金融服务中心、综合交通中心,着力提升中心城的首位度和影响力。”宜春市市长王水平说。

为此,宜春高起点规划,着力构建“五组团、双十字、一环城”,即宜阳新区组团、袁州古城组团、明月山景区组团、教体新区组团、宜万经济走廊组团;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双十字立体交通网络;80公里绕城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格局。

在教体新区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宜春学院新校区、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宜春幼专新校区、宜春学院附属医院、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教体新区指挥部常务副主任易国民介绍,新区计划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一期建设,引流20万至30万人口,使之成为辐射赣湘鄂边区的教育文化体育高地。

为带动区域整合步伐,宜春市启动了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其中宜春中心城区项目360个,截至8月底完工55个,完成投资130亿元。“我们将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宜春市住建局副局长袁小飞说。

打造“亚洲锂都”

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必须以经济实力作为强力支撑。面对经济辐射力、产业支撑力、要素集聚力等方面存在的较大短板,宜春市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积极做好淘汰落后工艺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建材、食品、纺织、鞋革等传统产业“脱胎换骨”,锂电、中医药、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健身壮骨”。

11月26日,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及节能环保行业总决赛在宜春开幕。开幕式上,宜春本土锂电企业代表,以“我们的‘锂’想”为主题,展示从锂矿到锂电池,再到新能源应用的变换旅程,展现宜春锂电行业发展蜕变历程,受到参会代表的一致好评。宜春市委书记颜赣辉介绍,宜春市锂电新能源产业从2009年起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上游锂矿采选、碳酸锂生产,中游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电池制造,下游新能源汽车生产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宜春“亚洲锂都”名片日益明亮。

近年来,宜春大力实施“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紧紧围绕锂电新能源、中医药、电子信息、机电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三群两谷一带”产业工程,锂电产业实现爆发式增长,主营业务收入增幅持续50%以上;全市中医药全产业链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夯实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宜春素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称。宜春大力推进百万亩中药材种植、百万亩富硒农产品基地“双百计划”,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全覆盖,促进农业接二连三,逐步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作为全国“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试点市,宜春重点围绕医药产业、医疗服务、健康旅游、健康食品、养生养老、健康管理六大领域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力争到2020年“生态+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

目前,宜春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53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4.64%。

建设“锦源新区”

赣湘两省边界线上,一座产城融合、城乡融合的新兴城市正在加速崛起。正在规划建设的“锦源新区”,以宜春中心城区距离长沙市最近的乡镇——袁州区慈化镇为中心,联动两省三市四县八乡镇,将打造成为赣湘经贸合作示范区、原湘鄂赣苏区振兴发展试验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导区、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成为对接长株潭的“桥头堡”和宜春中心城区发展第三级。

“我们将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合作,结合全市产业布局和基础优势,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服装鞋革、生态+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锦源新区赣湘合作宜春产业园项目执行副总指挥熊华生介绍,锦源新区将与袁州区、宜阳新区、经开区、明月山风景区,以及将来的万载区一起,成为建设大宜春的重要支点。

江西省新近出台的《关于支持赣西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依托沪昆高铁,促进新余、宜春、萍乡城市功能互补联动,强化宜春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萍乡“西大门”开放功能、新宜吉六县跨市县合作示范功能,推动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推进新宜萍三市区域一体化建设,深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合作,共同打造对接长株潭城市群重要平台,为赣西地区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我们将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区,增强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带动力,增强赣西转型升级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作出积极贡献。”颜赣辉说。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