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了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一个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正展现在人们面前。
12月9日上午,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圣馨家园小区的张大妈又来到家门口的太阳宫安馨公园散步。自从今年10月份小区附近新建了安馨公园,她经常和伙伴们相约来到这里健身聊天。那个昔日扬着灰沙的工厂变身绿树掩映的公园后,附近小区的居民着实高兴了一阵子。
这个占地2.87万平方米的城市休闲公园里,栽种着油松、元宝枫、丝棉木、流苏树和山茱萸等植物,与太阳宫公园、太阳宫体育公园等连接成片,占地面积约70公顷,为太阳宫地区10个小区的近15万居民提供了休憩、娱乐、健身的绿色空间。
开窗见绿 森林进城
像安馨公园这样的城市休闲公园,仅2019年,北京市就增加了10处。“截至11月底,2019年市园林绿化局承担的新建10处休闲公园、50处小微绿地及口袋公园任务已全面完成。到今年底,全市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3%。”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副处长宋学民告诉记者。
生活在北京的人近几年都有明显感受:一个天蓝、水清、土净、地绿的美丽北京正真切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新版城市总规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了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增强了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如今,“开窗见绿,出门进园,森林进城”已经成为北京市民日常的生活感受。在位于西城区菜市口西北角的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一群群飞鸟在树林里翻飞啁啾;在北京会议中心的湖面上,一群黑天鹅和野鸭等水禽在水中游弋嬉戏;在北京延庆世园会园区北侧的自然生态展示区内,原有的湿地和林地被保留下来,妫水河中的小岛上栖息着100多种鸟类、昆虫。
“首都园林绿化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让绿色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城镇绿化处工程师曹睿说。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北京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3.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全市建有自然保护区21个,占国土面积的8.4%。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429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6.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保持在“良”的等级,并稳中向好。
转型驱霾 产业变绿
在北京市大兴区新媒体产业基地,北京首兴永安供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雷告诉记者,公司原来担负园区内57家企业生产用气及2个居民区4000余户居民的供暖。原有6台燃煤锅炉,不仅能源浪费严重,同时锅炉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每年排放污染物近400吨。后来,经过供热厂全面“煤改气”改造,又经过2016年8月再次进行的超低氮改造工程,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指标氮氧化物由原来的100毫克/立方米降为现有的30毫克/立方米,排放量减少70%,为改善首都的大气质量作出了应有贡献。
更为可喜的是,供热厂原先占地33亩,改造之后,节余出20余亩产业用地和闲置厂房,张雷说:“2015年9月份,经装修改造后,腾退出的1.2万平方米闲置面积吸引了35家文创企业入驻,完成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推动了园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同时,供热厂的经营也基本上实现了扭亏为盈。”
污染防治的综合治理和绿色转型让蓝天保卫战成效显著。2013年以来,北京聚焦PM2.5治理,深入开展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从多方面入手齐抓共管,统筹“煤气电”,推动能源结构清洁化;严管“车油路”,推动交通运输结构绿色化,综合治理机动车污染;坚持“疏整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用“人技防”,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协同“防控治”,加强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
11月14日,北京市正式进入供暖季。经过多年的治理,北京市燃煤污染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形成了温暖与蓝天并重的可喜景象。据统计,2013年至2017年的5年间,压减燃煤任务完成总量大约是过去10年的总和。截至2018年底,北京市平原地区已基本实现“无煤化”、全市燃煤锅炉基本实现“清零”。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达标天数有165天。这些都是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良好生态环境是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标志,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需求。北京市全面加强“四个中心”服务功能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广大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