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不退休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记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乌兰牧骑首任队长那·布娃

本报记者 乔文汇 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查燕荣

今年87岁的那·布娃老人,是新疆伊犁州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乌兰牧骑文艺队第一任队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祝赞词的代表性传承人。70年来,他不忘初心,用实际行动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家乡。

走进老人的家,蒙古族乐器托布秀尔、手风琴,各种奖章、证书等摆放在显眼位置。“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我才有今天的成绩,我要做一名永不退休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那·布娃对记者说。

1932年10月1日,那·布娃出生在和布克赛尔县铁布肯乌散乡一个贫困家庭,过着游牧生活。因为生活艰苦、枯燥,那·布娃从小学作乐器竹笛、托布秀尔。弹奏着自制的乐器,和小伙伴们又唱又跳,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19岁时,那·布娃考上新疆蒙古师范学校。他带着竹笛和托布秀尔来上学,课余时间,时常拿出来演奏,悠扬的乐曲回荡在校园。有老师了解他的爱好后,决定培养他学习音乐。那·布娃用1年时间系统学习乐理知识,毕业后留校任教,当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工作5年后,那·布娃申请回家乡任教,“想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1964年,县里交给他一个任务:组建文艺队,参加塔城地区文艺汇演。经过2个多月的紧张排练,演出获得成功,荣获地区一等奖。紧接着,文艺队又代表塔城地区到伊犁州演出,获得一等奖。

“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来新疆演出后,我们就萌生了在和布克赛尔县成立一支乌兰牧骑的想法。”1965年,由15人组成的和布克赛尔乌兰牧骑成立,那·布娃担任首任队长,开始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难忘历程。

乌兰牧骑,蒙古语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深受广大农牧民欢迎。半个多世纪以来,不论哪个年代,队员如何更换,和布克赛尔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一直未变。

和布克赛尔乌兰牧骑第一次送文艺下乡,是从县城到一牧场,大概20公里的路程。那时没有交通工具,队员们就背着行李、扛着乐器,整整走了4个小时。那·布娃回忆说,“演出中看到牧民开心的笑脸,我们仿佛忘记了疲惫,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乌兰牧骑队员深入基层演出时,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8人至15人的乌兰牧骑队员,有放电影的、有理发的、有给牧民检查身体的,还有帮助牧民洗衣服、接羊羔、做饭的,深受牧民欢迎,乡亲们有好吃的也都拿出来给他们分享。“我们一边开展文艺服务活动,一边积累创作素材。”那·布娃说。

担任乌兰牧骑队长时,那·布娃坚持节目要原创,要求创作的歌曲、舞蹈只演一轮,期间,他创作了300多首歌曲。

1999年,那·布娃退休了,也有了更多时间搞创作。他常骑着自行车深入基层,收集的148个民间故事和谚语,经过整理已经集结成书。其实,那·布娃自1956年就开始创作歌曲、诗歌和祝词,1986年他出版了第一本书《欢乐的牧民》;此后,《和丰赞》《和布克赛尔蒙古民间祝词选集》《和布克赛尔赞歌》等相继出版。

那·布娃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展演、宣传、讲座等活动,开办了《蒙古族祝赞词培训班》和托布秀尔培训班,以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去年,文化和旅游部认定那·布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祝赞词的代表性传承人,给他颁发了证书。

“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那·布娃说,虽然我已退休,但创作不会退休,我会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把党的声音、政策传递给千家万户。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