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一些上市公司往往会通过保壳、资金套现交易等行为,试图避免退市或变相向关联方输送利益。当前,上市公司年末突击交易又有所增加。对此,日前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重点开展了相应监管工作。
保壳交易,是通过资产交易、调整会计处理等方式试图避免退市。资金套现交易,是以现金购买关联方资产为主要形式,涉嫌变相向关联方输送利益。这两类交易的目的不同、形式不一,但都具有年末突击实施的特征。就此,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总结,开展相应的分类监管。对于缺乏商业实质,存在人为构造、操纵情形的,依法依规从严监管;对于资产定价公允,有益于公司主业长远发展的,适当给予空间,支持公司摆脱困境、强化主业。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保壳为目的的交易,主要是试图“量身定制”,规避诸如净资产为负、净利润连续亏损、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等退市风险情形。具体形式有通过土地、房产、股权等各类资产出售实现处置收益,购买子公司增加并表资产或利润,以资产投资入股确认重估收益,以及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利润等。对于这类交易,主要需考虑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重点关注资产定价是否公允、交易对方是否存在潜在关联关系、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以及相应会计处理是否符合准则要求等。
以资金套现为目的的交易,多数为关联交易,背后是“关键少数”涉嫌变相侵占上市公司利益。主要特点是上市公司现金流出,以向控股股东等关联方购买资产为典型方式,同时也存在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向关联方增资、与关联方共同投资、向关联方出售优质资产等可能变相占用、利用、获取上市公司资源的方式。对于此类交易,核心是要关注交易的公平性、定价的公允性,关注是否存在不当输送利益的情形。这其中,既要关注资产的实际价值,也要关注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资信问题和流动性困难,还要警惕非关联化的潜在关联交易。
对于突击交易,上交所在日常监管中,始终按照证监会的“三及时”要求,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尤其注重事中监管,避免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
基于此,上交所公司监管部门注重发挥事中监管作用,综合采取发函问询、约谈中介、提请核查、纪律处分等措施,多方联动监管、强化问责力度,努力通过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揭示交易实质,及时制止不当行为。
从实际情况看,对突击交易的监管工作初见成效。截至目前,疑似保壳交易有20余单,疑似资金套现交易有10余单。在市场公开约束下,公司主动取消或调整了一些明显不当的突击交易。
北京理工大学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冀认为,面对保壳和资金套现交易行为,证券交易所一方面应抓好事中监管,避免上市公司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应做深监管服务,支持上市公司化解困难。此外,要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质量,推动公司聚焦主业、规范运作,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