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且听乡风, 随流而化

□ 武志伟

有效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是乡风文明的关节和经脉。

乡风,是流淌在田野上的文化。大而言之,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乡土文化标识,小而论之,它是各地乡村社会延续的核心。作为村落在赓续延绵的发展过程中存留下来的文化印迹,它结构性地呈现于形式多样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道德情感、民俗仪式、民间艺术之中。犹如筑起高楼的每一块砖石,乡风诠释着这方水土的文化特色,代表着这方水土的性格与品质,更决定了这方水土的根本生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发生了多重变化。村落空心化与新型社区建设、道德规范式微与现代化发展同时受到关注,乡村未来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乡村发展的“根”与“魂”,良好的乡风是团结民众、滋养和助力乡村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乡风不正,则会在现代化的洪流之中让乡村变成“回不去的故乡”。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乡风文明建设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7年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特征出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五大振兴”的重要方面之一。从2005年到2017年,乡风文明虽然秉持着相同的四字要求,内涵却是前者的延续和超越。“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乡风文明建设,我们一直在路上。乡风文明建设,核心在于文明素养的提升。而如何从有到优,将文明实践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则需要足够内容和细节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再塑三观、提升素养。

乡风文明建设,要继承并创新农耕文化延绵至今的文化自信。以渔樵耕读为代表的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的根与源,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是农耕文化的核心理念。“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古人顺应农时、因地制宜来安排农事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理念;“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体现了“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守望相助、以德为荣的文化品格;“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耕读传家的前人心怀家国使命,体现了个人与国家之间荣辱与共、积极进取的文化追求。乡风文明建设,有必要更有责任,重拾优秀农耕文化的“麦穗”。将传统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将农耕文化的典型元素融入到乡村精神文化的提升中,了解各地文脉和历史厚度,借助生动形象且亲近熟悉的节庆习俗、传说故事、农事活动等,养出乡村人民的精气神,增强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有效的治理体系和治理方式,是乡风文明的关节和经脉。当前乡村的文化发展虽有很大改善,但民众日常生活中文化单调、文化设施使用率低、传统民俗日渐淡化、文化产业与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这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实践探索,创新治理方式,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在前期规划和设计上,要坚持“全局一盘棋”的思路,突破部门条块化特征的束缚,充分考量文化与产业、生态、生活、治理相互间的发展逻辑关系基础,将其纳入到完整、综合的乡村振兴规划之中。在具体路径上,要摸清文化遗产的家底,对文化遗产进行提炼、评级,制定保护与传承规划,并将其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摸清村民的文化需求,对本地的传统村民、异地迁移新村民、新时代年轻村民的文化特征与需求统筹分析,形成体现多元特征的民众文化;要提升乡村文化品质,既结合既有的文明建设行动,又充分发挥文化政策的制度优势,重视文化人才培养、产业培育,形成积极向上、形神具优的乡村特色文化,让文明乡风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