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开拓区域发展新空间,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新平台,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显著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按照国家规划要求,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
一是管理创新还有较大空间。虽然香港和澳门具有很多经济管理方面的国际经验,例如有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丰富经验、有成熟的人力资本管理体系等,但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对促进创新和国际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尚不通畅。这种管理创新不足使广东在管理创新意识、内部文化、培养低风险试验能力、长远发展规划等方面与国际先进制度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广东区域内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机制仍未建立,造成很多地区还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广东省2017年全省电子信息业销售产值3.6万亿元,占全国34%,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优势,但多地区均将电子信息列为支柱产业,这就需要对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还要仔细考虑如何安排重大项目建设、软件园建设以及如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效结合等问题。
二是科技创新仍有巨大潜力。湾区内大部分企业创新能力仍显不足,致使大湾区产业陷入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困局”。粤港澳大湾区虽已初步形成规模较庞大、结构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但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尚未充分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从2018年汤森路透全球百强创新企业排名看,粤港澳大湾区仅有华为和比亚迪两家企业入选,同期,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分别入选25家、11家和5家。创新能力较弱限制了大湾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17年,珠三角很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15%左右,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达到27.9%。从细分行业看,大湾区仍以批发零售业为主,金融、信息服务、租赁及商用服务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加上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转型升级支撑不力,使国际上先进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无法无差别地采用或引进。
四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地区之一,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创新人才重要的集聚地。但大湾区创新资源存在一定程度“马太效应”,创新能力的提升更多集中在深圳、广州等中心城市,创新资源和成果也加速向其集聚。比如,深圳市集中了广东省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2017年广东省2.68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中,有2万件来自深圳。因此,大湾区内其他城市需要在高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和科技创新上发力,在产业价值链分工上补足科技短板。
管理和科技创新是区域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信息化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信息化网络建设加快,供应链服务能力增强时,区域将凭借供应链协作网络,聚集大量创新企业,形成良性循环。具体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情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推动协同创新发展:
一是以大湾区内部间学习交流推进管理创新。大湾区内部经济形态多样,广东可以借鉴和学习港澳经济管理制度和市场经济规律中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部分,创新市场管理、公司治理、市场机制,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的制度机制,缩小广东省与港澳尤其是香港间的“制度差距”。
二是基于差异化的发展水平进行产业布局。深圳和广州具备科研和科技创新优势,香港和澳门在高端服务业和金融业具备优势,其他城市在制造业具备优势。广深、港澳、其他城市三组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形态的城市,要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行合理的产业体系布局规划,在产业结构上达到水平相当、互为补充的合理结构,实现整体协同创新发展。
三是打造大湾区自贸港。世界湾区发展大都遵循“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的发展规律,大湾区需要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充分利用香港和澳门自由贸易港、广东自由贸易区做支撑,建设大湾区自贸港,形成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要着力形成法治化水平高、知识产权保护好、企业运营成本低的全球一流营商环境。自由贸易港更是支撑大湾区成为全球投资、贸易、金融、航运新规则引领者的重要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既拥有强大的珠三角制造业,又有全球前沿的高科技产业与众多科研院所,区内已经成立14个国家级高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活跃程度,将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构建科技原发、源头创新、组合创新的集成平台,并使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机制创新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粤港澳大湾区或将改变全球经济科技格局,成为全球市场最活跃、科技水平高、创新能力最强的湾区。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