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被称为“印度洋上的一滴眼泪”,更因曾向世界多国捐赠眼角膜被誉为“世界的眼睛”。但由于医疗水平有限、手术费用较高等原因,很多当地人仍深受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困扰。日前,应斯里兰卡斯中社会文化合作协会邀请,隶属于文化和旅游部的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在科伦坡开展了斯里兰卡光明行活动,在兰卡医院免费为当地100名白内障贫困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为患者带来光明
兰卡医院是科伦坡最大的公立医院。11月10日上午9点,医院主楼10层候诊室里已坐满了等待就诊的白内障患者。他们在兰卡医院医护人员的组织下有序地做术前检查,然后安静地等待让他们重见光明的手术。
让外国专家来做手术放心吗?69岁的老人德哈马斯芮的右眼自从两年前患上白内障,视力越来越差。陪同他前来检查的家人苏斯表示,中国医疗专家此前在斯多次开展手术,在当地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声誉,所以老人非常信任中国医生的水平。
参与本次光明行的几位中国医疗专家都有着丰富的对外医疗援助经验。其中,姚晓明博士是国内眼科专家,多年来一直在国内贫困地区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免费公益医疗。
为了提高效率,两三台手术在同时展开,几位医生在显微镜前一丝不苟地操刀手术,兰卡医院护士积极配合。只见医生小心翼翼地用一把三角形手术刀在角膜边缘切开一个长度仅3毫米的微小切口,这种构型术毕不用缝线,然后伸入超声探头将所谓的“内障”也就是浑浊的晶体核劈开、粉碎后吸取出来,再通过特制的推注器将进口可折叠人工晶体放置入眼内,最后消毒包扎,手术就算完成了。然后,医生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下一例手术。对于一个熟练的“快手”医师来说,不到10分钟就可以帮助一位病人重见光明。
其实,这种看似简单的手术离不开医生的高超技艺以及医疗队前期所做的大量准备。同行的护士长陈娟说,虽然兰卡医院已经代表了当地最高医疗水平,但眼科设备仍相对落后。例如,斯里兰卡当地的消毒设备半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消毒过程,医疗队从国内带来的消毒锅每三五分钟就可以消毒一次。手术用的超乳仪、显微镜、快速消毒锅这些设备都是医疗队从国内千里迢迢带来的。
医疗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高效、顺利地完成了100例手术。手术后,主刀医生对患者一一复查,百名患者的手术效果都很好,除个别晚期白内障患者还需要时间恢复外,绝大多数患者的角膜都清亮、透明,没有并发症出现。
助力扶贫彰显担当
此次斯里兰卡光明行公益医疗项目特意选择了家境困难的患者。很多当地白内障患者没有做手术,一个重要原因是被高昂的手术费用拒之门外。在中国这样一台手术费用大约在1万多元人民币,斯里兰卡虽然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个人承担的耗材部分也需三四千元人民币,这相当于一个普通斯里兰卡家庭好几个月的收入,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更是不堪重负。
被白内障困扰四五年的斯里兰卡人南达沃娣在术后表示,此前正是因为手术费用比较昂贵所以一直没有治疗,这次得知这个消息就马上赶来:“现在看东西清楚多了,感谢来自中国的专家!”
姚晓明说,对于斯里兰卡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公益医疗援助避免了很多家庭因盲致贫、因病返贫,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的形象。
兰卡医院院长维玛尔·卡兰达戈达代表这些患者感谢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的医疗援助,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深度合作。
除了资金上的帮助,这样的医疗合作也有助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共同参与手术的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业务院长连浩表示,之前在斯里兰卡多次参与白内障公益手术,此次最突出的感受是与当地医院医护人员配合更加默契,手术环境更加舒适,从很多细节上可以感觉到斯里兰卡整体医疗水平在提升,这样的进步令人欣喜,这与中国长期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开展医疗技术培训都是密不可分的。
讲好中斯友好故事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斯里兰卡的眼睛,正成为中斯两国人民心灵相通的一扇窗。斯里兰卡国际眼库高级经理贾纳特介绍说,中国和斯里兰卡在眼部疾病领域有很多合作,斯里兰卡国际眼库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已向全世界捐出6万多枚角膜,其中向中国捐赠了约7000枚角膜,让中国盲人重新看到了世界。
当前,中斯务实合作正在两国人民的期盼下稳步推进。中国是斯里兰卡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仅2018年斯里兰卡就接待了约30万人次中国游客。中斯共同经营管理的第二大港口——汉班托塔港业务飞速发展,“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科伦坡港口城建设正如火如荼,中斯合作的“南亚第一高塔”莲花电视塔成为斯里兰卡的新地标……
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程学源表示,中斯友好合作已逐渐成为斯各党派共识,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在斯里兰卡成为“加分项”。中方同斯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实现了两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务实合作要深耕中斯民意基础,文化交流和医疗合作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讲好中斯友好故事是我们处在这个伟大时代义不容辞的责任。大使感谢光明行团队成员为促进中斯友好所做的贡献,这一务实活动也将日益得到斯里兰卡人民的认可。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医疗与文化合作等人文交流在为中斯“民心田”浇水施肥。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表示,本次赴斯里兰卡开展公益医疗活动,是基金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基金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在民生项目上的进一步尝试。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光明行活动对促进中斯交流互通意义深远,帮助更多斯里兰卡人民重获光明,也是在互帮互助中将中斯人民的心拉得更近。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让更多人感受到慈善大爱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