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22日,由河北大学主办,中国赤城生态文化研究院、河北大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河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中共赤城县委、赤城县人民政府协作的“中国赤城生态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河北省赤城县海陀小镇举办,来自全国的生态研究专家围绕“自然人类共生”主题展开对话研讨,并发表了《中国赤城生态文化发展宣言》。论坛的举办,对于推动赤城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资源利用与精准脱贫协同发展,提升沟域经济发展质量将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报今日对与会嘉宾发言进行摘登。
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康 乐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打造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命题。我们举办主题为“自然 人类 共生”的“中国赤城生态文化发展高峰论坛”,是探讨人与自然如何共生的理论尝试,也是我们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优势,探索科技扶贫、智力扶贫的重要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赤城县作为河北省的重要生态涵养区域,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走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前列。近年来,河北大学与赤城的合作也逐步走向深入,2016年7月与赤城县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到今年一共选派了35名党员干部到龙关镇开展驻村帮扶工作。2018年,与赤城县合作成立了“中国·赤城生态文化研究院”,这也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生态文化智库。研究院成立一年来,双方坚持把优秀的创意资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紧密结合,把真诚的为民情怀与提升区域脱贫攻坚能力紧密结合,建成了生态文化工作基地,并对赤城县生态文化形象进行了规划设计,形成了《生态文化发展报告》《沟域生态经济调研报告》等一系列务实成果。我们相信,随着研究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河北大学与赤城县的合作也将更加密切,赤城的生态文化建设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
发挥资源丰富优势
万师强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保持繁荣昌盛,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经济形态,包括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中很朴素的生态思想,这种思想也是维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环境和要素之一。能够从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出发去回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生态底蕴,对促进现代人树立生态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提出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视。
河北省作为环绕北京和天津的一个省份,其战略定位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十分突出,生态环境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有山地、湿地、海洋、农田和草原,这些多样性的景观和自然环境,符合打造山水林泉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基本条件和要求。赤城县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处在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的中间过渡地带,地理位置非常独特,生物资源、农业林木业、矿产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作者为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河北大学教授)
开发生态文化产品
欧阳志云
生态系统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还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文化产品,一是知识服务产品,二是休闲服务产品,三是珍惜健康的副产品,四是含有艺术灵感的产品。从这个角度来说,赤城县的生态资源是最大的优势,也是赤城最好的名片。应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找到新的发展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绿水青山代表高质量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够提高很多产品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可带来经济效益。我有几个建议:第一,积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第二,进一步提升绿水青山品质,为北京周边的居民提供高品质的自然环境质量,力争成为他们首选的休闲度假目的地。第三,对生态文化产品做一下摸底调查评估,找出哪些产品可以市场化,哪些产品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有目的地进行招商引资。最后,希望赤城把生态文化产品开发变成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这样就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经济效益。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
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
魏辅文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时机。研究发现,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以后,才看得见污染指数的下降。我国现在实行生态文明建设对整个生态环境治理来说就是正当其时。
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国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该保护的保护起来,该发展的发展起来,才能实现健康稳定的生活。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能把天和人作为对立面来看,他们应该是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整体。因此,制定生物多样性战略规划时要考虑两点,一是保护,二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怎么维系绿水青山?我理解,只有健康的生态系统才能维系绿水青山。我们必须要划定生态红线,将这个红线以内该保护的一定严格保护起来,红线以外的要实施可持续可管理的发展。另外,赤城县紧邻北京,是北京的生态安全保障,北京市应该为赤城的经济发展提供生态转移支付的一些条件来帮助当地实现脱贫致富。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实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马克平
两区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怎样保护好自然生境或者自然植被。现在全球都在讨论未来10年的生活环境。保护继承要做些什么事情?其中有一个现在很多人都接受的观点,就是自然生境的零丧失,这是赤城生态环境建设应该考虑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一直在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而这首先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依存的自然环境。明年10月份将在中国召开第15次全球生物多样性缔约方大会,其主题就是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这句话实际上说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生态小镇也是一种模式。
具体到赤城,我觉得山坡上的天然绿林可以搞一些步道,把很多科学知识整合进来,比如林子是什么林子、树有什么价值……有了基础设施以后,怎样让其有更多的科学内涵,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传播出去,我们确实还需要再做一些工作。其实把这个东西建设好了以后,很可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良好的案例,而不仅仅是经济上、社会上的示范作用,所以值得花一些功夫。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
加大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
韩兴国
关于生态。生态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赤城海拔1400米,形成了若干个自然村、若干条河流和不同的山谷。这样一些地理单元,应该加强基础本体的调查工作。可以对华北地区做一些研究工作,对赤城的生态本体做一些非常深入的调查,把这些整理一下,这样冬奥会以后才能形成新的迅速发展期。
关于文化。赤城的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具有满汉北魏交融的文化,由于历史上不同文化的交互作用,形成了一些遗迹、文字、器物,要加强收集,这是传承生态文化的重要印证,也可以打造一个文化品牌。
关于发展。发展很重要,在发展经济发展旅游的时候,应该加大文化生态方面的宣传力度,换成信息的提供、公共内涵的宣传,让大家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住几天。应该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可以在这里发展书画文化,打造一个中国甚至国际维度的品牌。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
深思环保与发展问题
陶 毅
赤城人说过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们说你们千万不要把我们说成是生态脆弱,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可能就有问题了。我理解这个问题更像是环境合约问题,就大的方面来说,在全球范围内主要是碳排放的公约问题。我们要减少碳排放,因为增加碳排放一定会影响整体发展。那么谁来减排、谁来出钱一定要达成协议。
从赤城县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知道保护环境,对此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关键问题是保护环境以后经济怎么办?具体到赤城,应当考虑保护环境以后受益人是谁?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是在跟谁博弈?应该对这些问题作出深度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我们应该做什么。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发展的理念很重要
吕永龙
我第一次去达沃斯论坛,发现那个地方交通很不方便,为什么达沃斯论坛放在这个小镇?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发展的理念很重要。我们去开会时发现,它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论坛,它可以把周边的产业带动起来。比方说这里的保健产业。除了一般性的旅游之外,我们更要思考如何让一个地方发展起来,要怎样走到前列。
我们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路径做了一个分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城乡差别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问题。我们确定,未来极大的挑战是城市跟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拉大。教育起不来,周边的产业不可能有很好的支撑。为什么瑞士可以发展起来?因为瑞士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都跟上了,所以发展的是尖端产业。
生态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公众的参与和公众行为的改进。在新西兰,工业区里面就打造了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里面有基于数据库的大的信息系统,对公众进行生态教育,并且还会和大型博物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考虑也设立一个基地,在生态文化研究方面做些有特色的工作。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
生态建设需数据支撑
孙江华
专家的建议需要具体的科学数据作为支撑,要用智力来支撑赤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我建议,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地域特色,利用文化研究院赋予文化内涵,并提出一些评价生态文明的指标和评价体系,实际上,拿出这些指标和评价体系的过程本身就能促进特色旅游文化发展。
关于生态补偿问题,我认为,南方的绿水青山是真正把青山绿水变成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但在北方许多地方,绿水青山就是绿水青山,还都只是提供基本的生态服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首都周围,建议赤城应该首先做到生态服务最前列,再与文化研究院合作,结合调研,提供一些数据给相关部门,然后给政府提出建议。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打造生态服务品牌
孙建新
我们从认识自然、利用自然进而改造自然,到今天实际上是顺应自然。那么,赤城的自然生境是什么?又该怎样去顺应?怎样才能让赤城在发展过程中保护资源和各式各样的生态系统?跟我们的生态产出和生态服务相关的就是生态文化发展,那么我们的生态是什么?文化内涵是什么?发展的途径是什么?关于上述问题,首先应考虑当地有什么资源,有多少可以变现,多少是需要补偿的。
就目前来说,赤城县发展生态旅游,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来这里的消费群是谁,他来这儿干什么?这里的特色是什么?消费人群来这里再次消费的动力是什么?比如森林康养,可能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实际居住的要求,消费者可能考虑到包括成本和安安静静的环境条件等问题。生态服务功能也是一个多方面的体系,所以,我们要打造好赤城的品牌。
(作者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本版文字由本报记者 冯举高 通讯员 王满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