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前南峪“三变”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发明
青山环绕的前南峪村。 刘生生摄

自1964年1月,河北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党组织固定在每月15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一起研究村里大事小情。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前南峪村“主题党日”活动的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学习内容也更丰富,但是村党委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民造福的信念始终不变。

55年来,前南峪在村党组织的引领下,发展路径经历了三次转变。这个昔日自然环境恶劣的小山村,走出了一条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由富变美的产业兴村路。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河北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村接待游客数量超过6万人次,最高的一天达1.3万余人。这个位于太行山下的小山村,80年前曾是抗日军政大学战斗学习的地方,近年来因红色游、生态游、采摘游声名鹊起。2018年全村总收入1.99亿元,人均纯收入近1.9万元。

2019年9月15日的主题党日上,前南峪村专题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说,“我们的‘初心’,就是不能忘记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始终坚守革命本色,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村党委的‘使命’,就是时刻铭记55年前那一场无情洪水后的抉择,始终把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带领群众兴产业、奔小康”。

治山治水治穷根

1963年,一场下了7天7夜的大雨,给贫穷的河北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带来灭顶之灾,洪水冲毁了耕地和房屋,几十户村民被迫逃荒山西。

“当时摆在村民面前的两难选择是:把保命田种上粮食,就有口粮,但荒山依然还是荒山;如果把保命田种上树苗,绿化荒山,就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吃红薯面、糠面、橡树面。”时任前南峪村党委书记的郭成志当年只有19岁,他回忆说,1964年1月15日,村里召开党员会议讨论村里的出路,“连续开了3个晚上,最后制定出改造山川的20年发展规划:5年垫地,5年上山植树,3年兴水利,7年治山”。

前南峪村党员们约定:不管谁当家,都要把这个规划坚持下去;还定下每月15日雷打不动地召开“主题党日”党员干部会的规矩,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在会上定。

定了就要干!1964年,前南峪村男女老少一起走上山场开始治理荒山。几十年治山过程中,全村累计投工126万人次,挖运土石方746万方,总投资7560万元。期间,曾有4位村民献出生命,12位村民落下终身残疾。1979年,前南峪村山场上的板栗总株数已达8万多株,长势喜人。但是,每棵树的年产量还不足10斤,如何才能尽快提高板栗树的经济效益?

还是按老规矩来:开党员干部会。大家讨论后形成决议:改良技术、优化品种,规划发展沟域经济。为此,郭成志三顾河北昌黎,请来当时著名的林果专家王金章。第二年每棵树平均增产超过36斤,全村板栗增收近70万元,村民们喜出望外,争相向“科技神仙”王金章取经。

自此,前南峪村主动与昌黎果研所、河北农大等20多家科研单位联系,先后聘请技术专家150多人,林果班、山地规划和测量班、养殖班、财务会计班等各个专业培训班直接办到村民家门口,指导大家开展果树管理、培育和经济沟建设。

金秋时节,站在前南峪的山场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尽是挂满果实的枝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全村32座山头、10条大沟、72条支沟的8000多亩山场,全部披上了绿装,前南峪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4.6%。

靠山吃山办企业

脱贫后的前南峪人并没有满足经济林果带来的收入。1984年3月15日,村“主题党日”会上多了一位“局外人”——浆水中学化学老师赵泽昌。

赵老师是来讲课的,内容是“化学与工业的发展和形势分析”。这次会上,村党委制定了“大干3年,创办村集体企业的构想”。

“说干就干,当年投资46万元的化工厂当年就盈利20多万元。”郭天林告诉记者,接下来的几年,前南峪村利用周围山上贮藏有大量石英石、重晶石等30多种矿物质的优势,先后创办了金属镁、工业硅、海绵铁等十几家工矿企业,年产值近亿元,利税曾经占到县财政收入的25%。

发展村办企业为前南峪村走科技富农道路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自办厂起,村里每年拿出全村总收入的18%约60万元,用于添置农业机械,兴办农田水利设施,购买农用生产资料等,实现了“以工补农”。

同时,村里还对山体土壤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对原有落后品种实施改造,淘汰经济效益不高的用材林,换种品优价高的经济林,栽植各类干鲜果树12万株;在山脚沟谷发展西洋参、红小豆等高效作物1400亩;聘请省水利厅专业技术人员,为经济沟量身定做了滴灌、喷灌、管灌、微喷等设施,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现代化管理。

目前,前南峪共有果树30万株,人均210株,仅果品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达到11600元。“林材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的生态模式日趋成熟。在此基础上,村里注册了“前南峪”果品系列品牌,让农产品加工与生产形成产业链条,并投资5000余万元建起果品加工厂及冷藏库,加工真空即食板栗仁、苹果脆片,有效解决了苹果、板栗难以长期储藏的弊端,果品身价倍增。

“有了果品冷藏加工链条,现在实现了四季有鲜果,常年能加工。”前南峪村食品加工公司负责人赵文斌说,经过深加工的板栗仁每斤效益是鲜果的3倍,加工成苹果脆片后每斤苹果效益是鲜果的4倍,“目前我们的深加工产品畅销北京、深圳等大城市,苹果脆片也成功出口阿联酋,进入国际市场”。

绿水青山变金山

群众富了,生活好了,可碧水蓝天少了。曾经促使前南峪集体经济迅速壮大的12家村办企业中,有化工企业1家、矿产企业4家,高能耗高污染成了制约前南峪生态发展的最大障碍。

2003年2月15日,前南峪村“主题党日”会议记录上,第一次出现“绿色发展”的字样。

“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变流黑水、冒黑烟、放臭气的现状,郭成志提出大胆想法,关停现有的化工厂、冶炼厂和金属镁厂,搞生态旅游,工人们回家搞农家乐”;

“厂长们首先不同意,他们已经尝到了年薪近10万元的甜头,不愿放弃”;

“大部分党员不理解,现在村办企业收入860万元,这可是不容易的”……

从那几张已经发黄的会议记录纸上,记者仿佛看到当年激烈争论的场景。郭天林回忆,当时整个会场乱成“一锅粥”。这次会议罕见地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但是最终决定由村两委班子成员去做党员、村民们的思想工作。

会后,时年60岁的郭成志对新任村党委书记郭天林说:“天林,这个关键时刻一定不能动摇,咱们当干部的,就是要想老百姓想不到的,办老百姓看不到的,只要是为大家好,老百姓早晚会理解。”

老书记的话坚定了郭天林办成这件事的决心,他带领村干部从党员到群众一个个做工作,一户户去谈,群众的气儿慢慢顺了,发展的路子也越来越清晰。

近十多年来,前南峪村投资500多万元改造升级了经济沟内基础设施,引植30多种国内外新品经济树种,建设了美国树莓、欧洲榛子等7大精品园区,修建了玫瑰园、栗树山庄等观光园。同时,兴建抗大陈列馆,整修抗大首长故居等。如今,经济沟变成了天然氧吧和国家4A级景区,成为全国百家农业生态示范点,入选了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

郭天林告诉记者,虽然改革初期村里年损失860万元,但现在年增值8000万元,村里没有一间污染工厂,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如今在前南峪村,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绿色景区已融为一体,旅游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全村每年吸引中外游客45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800万元,仅门票收入就达1450万元,80%的家庭从事农家乐、旅游观光、生态采摘等绿色产业,旅游业成了前南峪生态发展的又一重要产业支撑。

沿着干净整洁的石阶来到前南峪“农家乐”经营者赵小芳家,只见二层楼院落里花木扶疏,房间里木门木桌木椅古朴典雅,厨房里锅明灶净、一尘不染。

“刚开时只有10张床位,游客越来越多,又增加了7张床。一到周末和节假日,17张床天天满员,每年给家里带来8万多元收入。”赵小芳自豪地说,全村322户村民都住进二层小楼,幼儿园、小学、便民超市一应俱全,村集体出资清理了河道、硬化了街道、美化了庭院,“俺村的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过去农村人想往城里搬,现在城里人有空就来村里住”。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