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磅礴乌蒙拔穷根
——贵州省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纪实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干净宜居。本报记者 吴秉泽摄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村民在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山生态有机茶园里采茶。
本报记者 吴秉泽摄
毕节试验区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森林覆盖率由设立之初的14.9%增加到去年的56.1%。图为赫章县海雀村的万亩林海。
况华斌摄

31年前贫困落后的贵州毕节,破败的景象依然能从老照片中觅得踪迹。彼时毕节地区处于深度贫困状态,“人穷、地乏、环境恶劣”,经济社会进程缓慢。然而,31年后,毕节试验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5.45%,森林覆盖率由14.9%上升至56.1%。这种巨大的变化是如何实现的?其中的艰难困苦又如何克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贵州毕节进行了蹲点调研——

日前,记者沿着新建的盘山柏油路,驱车进入云贵交界处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彝族苗族乡海雀村。白墙青瓦的漂亮民居,高低错落、栉比相连。

30年前“山山黄土裸露,家家茅草破屋”的破败景象,只能从村委会旁的文朝荣事迹陈列馆内几幅老照片中觅得些许踪迹。去年,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关口,达到10611元。

海雀村的巨大变化,是贵州省毕节试验区成立31年来发展成就的一个典型代表。31年来,毕节试验区坚持开发与扶贫并举、生态恢复与建设并进、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实现了群众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由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

数据显示,毕节试验区成立31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30.9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5.45%,黔西、大方两县按照国定标准实现“脱贫摘帽”;森林覆盖率由14.9%上升至56.1%。

毕节试验区的巨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沧桑巨变的一个缩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脱贫复绿困难重重

“乌蒙磅礴走泥丸。”贵州毕节,地处乌蒙山区腹地,红军长征时曾在此辗转战斗并组建贵州抗日救国军。

这片红色的土地,也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地方。辖区岩溶地貌与非岩溶地貌交错发育,山高坡陡、地形破碎,莽莽群山让生活在其中的群众吃尽了苦头。毕节曾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国力不足,国家对毕节等贫困地区的支持能力有限,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改善步伐缓慢。据1994年出版的《毕节地区志·交通志》记载,到1975年,毕节公路通车里程仅为3455公里,绝大部分农村不通路。当地第一条连结区外的二级公路——大方县至四川省纳溪的公路到1987年12月份才得以动工。

此外,群众受教育程度低、文盲多,也限制了毕节地区的发展。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内,毕节地区一直处于深度贫困状态,“人穷、地乏、环境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1984年全国粮食生产登上新台阶,当年全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800斤。但是,大山深处的毕节还是老样子,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

在文朝荣事迹陈列馆里,一份题为《赫章县有一万二千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的内参影印件,让记者对1985年春夏之交的海雀村有了更为具象的认识:“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她家4口人,丈夫、两个儿子和她,全家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

如何攻克毕节的贫困,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始终牵动着党中央领导的心。

毕节的出路在哪?1988年6月份,经国务院批准,毕节试验区正式成立,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确定为三大主题,这是我国首个在贫困地区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揭开了毕节修复生态、决战贫困崭新篇章。

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肖章杰认为,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综合辨证地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关系,抓住了毕节地区贫困的主要矛盾,找准了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痼疾”。

“绿毯子”和“绿色银行”

走一趟松林坡十多公里的巡山路,看看当年亲手种下的松树,几乎是毕节市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村民魏开华每天的“必修课”。

“吃够了破坏生态的亏,失而复得更懂珍惜!”魏开华告诉记者,经历了大炼钢铁、毁林开荒后,海子村到上世纪80年代末森林覆盖率已不到8%,“海子一天天‘干涸’下去”。

1989年,魏开华从林业站背回100多斤华山松种子,精心育苗、悉心栽培,几年后松林坡上重新长满了松树。从那之后,守护这片绿成为魏开华和乡亲们毕生的重要工作之一,至今已经整整30年。

试验区成立以前,毕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为了生存,人们纷纷把镰刀、锄头伸向大山,大面积开荒种地,“开荒开到天,种地种到边”,使得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但是,广种并未有效增收,遍布山间的麻窝地,“挂”在陡坡上的旮旯地,全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春种一坡,秋收一箩”,产量极低,最终陷入“越垦越荒,越荒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

为打破这种生态怪圈,毕节先后实施荒山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367.9平方公里,使得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1个以上百分点,森林面积从1988年的601.8万亩增加到目前的2261万亩。

在海雀,面对揪心的穷山恶水,以及连年水打沙壅的生态灾害,老支书文朝荣坚信“只要山上有树,就能挡住风沙,山上有树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踏破门槛、磨破嘴皮,动员村民植树造林。从1986年冬天起,文朝荣身先士卒,带领村民向“和尚坡”发起冲锋,连续奋战三个冬春,造林1.16万亩,使得全村30多个山头再次披上绿装。

既要生态美,也要百姓富。毕节在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过程中,探索出了“五子登科”立体生态建设模式,即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配经果林“拴带子”,坡土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文朝荣当年带领村民种下的万亩松林成了富民增收的“绿色银行”。据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介绍,该村林木的估值超过8000万元。“人均经济存量10万元左右,现在仅采摘松果一项就能让部分农户每年收入五六千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人多地少的毕节市七星关区清水铺镇橙满园社区,30年瞄准水果产业持续发力,将光秃秃的“和尚坡”变成了“花果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安福告诉记者,社区目前种植有柑橘、橙子以及桃、李、梨等水果7500余亩,“一年四季都有水果上市”,村里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家庭达400多户,“保守估计,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在1万元以上”。

在外经营煤矿的纳雍县骔岭镇坪箐村村民谭正义,2009年回村将杂草丛生的神箐大山流转过来建设茶园,经历数次失败,花费5年时间在海拔超过2000米的高寒山区种活了茶苗,并最终将荒山打造成了“猪—沼(电)—茶—草”循环发展的生态有机茶园。如今,谭正义的近7000亩茶园已全部通过有机认证,带动近200名村民稳定就业。

毕节市林业局局长喻祖常表示,该市当前的生态修复任务仍旧繁重,全市还有400多万亩陡坡耕地和严重石漠化耕地需要退耕还林。下一步,毕节将全力抓好国土绿化工作,确保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0%,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加“绿色财富”,保持经济绿色增长。

扶贫手段多管齐下

晌午时分,毕节市七星关区碧海阳光移民新城车水马龙,甚是热闹。在活动广场上,一些居民和着音乐拍子翩跹起舞;民族工艺品加工作坊里,女同胞飞针走线,一会儿工夫一个绣包就现雏形。

“没花一分钱,带着衣服、被褥,就住进了新楼房。”说起今天的日子,52岁的王超洋连连表示“没想到”。此前,王超洋住在离七星关城区50公里之外的田坝乡远山村,村里不通公路,信息闭塞,“务农缺地,打工无门,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清苦”。

去年7月份,王超洋和寨子里的乡亲们一起搬进了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病上学都方便,干部还给我们培训,帮我们找工作,不少人在城里有了稳定收入,我们都有信心把日子过好。”王超洋告诉记者。

据了解,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占地约1037亩,建设安置房141栋7260套,156个自然村寨的群众将整体搬迁入住,计划搬迁安置6381户28994人,其中贫困人口5487户24995人。

七星关区生态移民局副局长、碧海阳光移民新城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勇表示:“通过将贫困群众搬迁至城区并提供培训,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一举实现‘挪穷窝’‘拔穷根’。”

毕节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在狠抓生态修复的同时,该市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向贫困发起冲锋,不断取得新成绩。

决战脱贫攻坚,毕节立足“普遍贫困”实际,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经过30年不懈努力,毕节逐步形成了“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柏油路),农村连户路和院坝“两硬化”基本全覆盖;“县县有中型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农村通信设施实现全覆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关键。30年来,毕节结合气候条件,根据市场需要大力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推进产业化扶贫,建立了草地生态畜牧、马铃薯、反季节蔬菜、高山生态有机茶、中药材、核桃等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出了一批中国“核桃之乡”“樱桃之乡”“天麻之乡”“竹荪之乡”等特色产业县、乡(镇),打造了“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公共品牌,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持续增强。

毕节市农业部门数据显示,该市目前有农业园区326个,其中省级农业园区9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543家,合作社14064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34家,覆盖贫困人口65.7万人。

同时,毕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山区特色城镇化,煤电化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工业实现了从“煤电唱戏”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开发纵深推进,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三农’独舞”到“四化同步”的转变。

去年6月份,黔希化工年产3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毕节工业经济正积极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从过去的挖煤卖煤稳步向火电、煤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转型,煤炭能源价值的倍增效应正在显现,对脱贫的推动作用不断加大。

“毕节目前仍是贵州脱贫任务最重的地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是毕节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毕节市市长张集智表示,该市将根据脱贫需求全面补齐短板,确保2020年7个贫困县按照国家标准全部摘帽、198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吴秉泽 王新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