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起帆:勇于创新的“抓斗大王”
本报记者 沈则瑾
包起帆(左三)。(新华社发)

包起帆以非凡的毅力坚持创新,为推动我国港口生产力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的发明3项荣获国家发明奖,3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次获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

包起帆当过码头装卸工,知道木材装卸的危险性,自己也曾几次受伤。为解决这个问题,包起帆白天上班,晚上在家画图,造出了10吨门机用木材抓斗。又经过几年努力,做出了一套港口木材抓斗工艺系统,实现了木材装卸机械化。从此工人们再也不用下船舱,安全有了保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卸船期缩短了。包起帆也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

1996年,包起帆任上海龙吴港务公司经理。龙吴港是一个两三天也没有一条船的港口。包起帆不气馁,他要开辟一条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开通。引入港口物流新理念的龙吴码头吞吐量从1995年的250万吨发展到2001年的2200万吨。2018年,中国内贸标准集装箱已发展到遍布全国60多个港口,吞吐量突破6934万标箱,为各港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担任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后,包起帆立足码头,瞄准世界强港,和同事们一起发力产、学、研结合,先后开展了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管理、港口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散货全自动化装备和工艺等课题的研究,为上海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包起帆还带着团队发明了一套基于星地交互的集装箱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通过卫星定位、卫星通信、移动互联网,在集装箱的箱门上装一个电子标签,实现了集装箱物流的可跟踪和可追溯,创新性地解决了港口物流安全这一世界难题。

包起帆还率领团队用两年半时间研制、五年时间精心维护拓展,向制定集装箱领域国际标准发起冲击。在经过13次国际会议交锋和交融、7轮投票后,由包起帆团队申请研制的ISO18186标准在日内瓦正式颁发,并通过了发布5年后的复审投票。该标准是物流和物联网领域第一个由中国专家主导的国际标准,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创新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