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1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森林消防队伍转制一周年奋力推进救援实践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常 理
身穿“火焰蓝”的森林消防队员在玉龙雪山执行任务。 本报记者 常 理摄
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消防员在进行应急抢救演练。 本报记者 常 理摄
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筹备组的直升机准备执行任务。 本报记者 常 理摄

从2018年9月30日零时起,原武警森林部队全部退出现役,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实现了领导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一年来,不论是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腹地的奇乾森林消防中队,还是雪域高原的昌都森林消防中队,无论是身处首都,还是坚守大漠戈壁,森林消防队伍指战员传承红色基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扛起重任,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突破、新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

东方欲晓,晨曦微露。2018年国庆节清晨,当第一声嘹亮的军号划破寂静的清晨,响彻森林消防队伍座座军营之时,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

他们无愧为听党指挥无畏艰险的人民卫士,无愧为召之即来、战之必胜的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更无愧为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钢铁之师!

连日来,经济日报记者前往云南、福建等地,入深山、探营地、访中队,从一次次的应急演练,队员们一句句真诚而朴素的话语中,感受森林消防队伍转制以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边转制、边建设、边救援

可能有很多人要问,什么是森林消防队伍?他们是由什么人员组成的?都承担了怎样的责任?

森林消防队伍是原武警森林部队,主要负责森林、草原的火灾救援。

集体转制以后森林消防队伍不仅要面对森林火灾,更要面对地震、洪涝灾害、雨雪冰冻、山体滑坡等各类自然灾害事故。换句话说,只要是人民有危险,国家有需要,他们就得冲在前面。

在昆明市安宁的群山深处,驻扎着一支年轻的队伍,队员们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以蓝天为伴、与山林为伍,每天的生活枯燥单一,但是却身负重任。

这支年轻的队伍就是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升机支队。10月25日,当记者来到海拔2300米的营地时,他们正开展机降、索滑降、洒水等高难度的空中救援演练。

在山顶空旷的停机坪上,两支10人的救援队一字排开,随着一声令下,他们迅速登上两架橘黄色的救援直升机,分赴火场开展灭火作业。

驾驶其中一架救援直升机的是拥有25年飞行经验的特级飞行员张英海。他告诉记者,这种投送救援人员的方式叫“机降”,森林发生火灾,有时候看着很近就一个山头的距离,但是如果徒步走过去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这样就无法在第一时间控制火势。通过直升机搭载的方式,可将救援人员、装备迅速运送至火场附近,及时开展救援。

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直升机支队是森林消防系统唯一一支空中消防救援队伍,为应对我国西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火灾频发的状况,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抽调精兵强将前往云南,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一年来,这支队伍克服了高原山区飞行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保障人员少、装备人数缺等诸多困难,结合西南地区季节性事故灾害特点,积极开展以吊桶灭火、水箱灭火等综合性应急救援课目训练,进一步提升了队伍遂行多样化救援能力。

“高原地区的直升机驾驶需要更高的飞行技艺。飞行同样的高度,直升机要开启更大的功率,同时,搭载重量也比平原地区少1至2吨。”张英海坦言,山区地势复杂,有时火灾会引发林火爆燃,在50多米高空突然爆出一个火球,这可能对停在空中进行救援的直升机造成致命伤害。

据介绍,转制以来,直升机支队积极备战了西藏金沙江堰塞湖、四川凉山森林火灾、云南大理森林火灾等多处灾害事故。今年5月中旬,云南安宁八街镇发生火灾,火势迅猛。接到指令后,直升机支队派出的两架直8A直升机在10分钟内赶到火场,前后历经3天共21小时完成了灭火工作。

在高原地区,消防战士们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是训练强度却丝毫没比平原地区少。今年24岁的队员唐元旺,年龄不大却是名老兵。2019年8月,他从原部队退役后来到这里,他告诉记者,消防战士们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先是5公里的晨跑,然后进行力量训练,上午要学习、练习各种救援技能,下午还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一天的生活排得满满的。

“转制以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实行统一领导、分级指挥,依旧按照纪律部队的标准建设和管理,仍然保持24小时驻勤备战。”应急管理部教育训练司负责人告诉记者。

面向全灾种、大应急

10月28日1时56分,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发生5.7级地震。3时10分,甘肃森林消防总队陇南支队合作大队出动20名队员赶往震中地区,5时20分即到达震中较近的拉尔代村,救援队伍一组安抚群众,另一组巡察灾情。与此同时,甘肃森林消防总队前指及所属特种救援大队200人已做好随时出动准备。

地震救援原本不属于森林消防队伍职责,但如今已成为森林消防员的“必修课”。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政委张福彦说,一年来,总队积极由应对单一灾种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组建森林灭火跨国境救援队、特种救援大队,推进各支队应急救援分队建设。同时,他们依托北京凤凰岭和甘肃兰州等国家救援训练基地,培养了191名综合救援骨干。

“面对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全灾种、大应急的使命要求,每一名队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大家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筹备组干部朱俊杰颇有感触地说,值得自豪的是,队员们没有一句怨言,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儿,要为新的队伍贡献更大的力量,决心打造一支全域、全时、全天候、全灾种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

云南森林消防总队保山支队腾冲中队驻扎在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这是国内唯一一支“住在公园里的部队”,中队主要担负着全市18个乡镇660万亩森林资源的防护和应急救援任务。

今年7月,腾冲市猴桥镇发生洪涝和山洪自然灾害,导致猴桥镇辖区内道路冲断、部分村庄房屋被淹、农作物被毁、网络通电中断,情况十分严峻。腾冲市应急管理局接到报告后,立即出动消防救援大队、森林消防中队、应急救援大队等人员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继续履行灭火救援职责的基础上,更承担起各类灾害事故的应对处置任务。像水灾、旱灾、台风、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和交通、危化品等事故都属于救援范围内。今年以来,一线消防救援指战员人均参加救援任务同比增加了27.9%。

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救援需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分区域在全国布点建设了27支地震、山岳、水域、空勤专业队,以及2个消防救援搜救犬培训基地;在各省组建了机动支队、抗洪抢险救援队,各地同步组建了246支工程机械救援队、2800余支各类专业队;在边境线组建了6支跨国境森林草原灭火队,在黑龙江和云南分别建设了北、南方空中救援基地。并在拉动和实战中锤炼队伍、磨合机制,提升综合救援能力。

“实践证明,中央的改革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下一步,这支队伍的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我们要持续深化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健全体制机制,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战牵引的执勤训练模式,正向激励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要大力加强应急救援的关键力量建设。通过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消防救援队伍建设新路子。”应急管理部教育训练司负责人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改革转制后,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党和人民都对这支新组建的队伍寄予厚望。脱下“橄榄绿”,穿上“火焰蓝”,站在转制的十字路口,有些人顺势而下,有些人踌躇不前,真正热爱消防救援工作且忠于职责和使命的人选择了留下,继续为应急管理事业拼搏奋斗。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队武夷山大队五中队班长李文辉就是其中一位。

此时的他仍然坚守在武夷山执行防火宣传和景区执勤任务。天游峰、大王峰、九曲溪……每一个景点都有橘色身影在闪烁跳动。“喜欢军营才选择来当兵,如果不能穿迷彩留下来干什么?”面对部分队友的疑虑,李文辉斩钉截铁地说道:“面对转制改革,换装换不掉内心的忠诚,转身只为更英勇地战斗。”

滴水见阳光。这位年轻的消防员,是森林消防队伍改革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实践者。军衔已经卸下,但是以李文辉为代表的广大森林消防指战员的骨子里永远留着军人的特质,依然崇尚着军人的荣耀,坚守着军队的传统。

“绿军装我穿了16年,‘火焰蓝’我还要继续穿下去!”南平市森林消防支队武夷山大队大队长王金喜说,“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如今成长为一级指挥员,我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部队转制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扪心自问,这些年对组织的回报总是感觉少之又少,我要把党对我的这份恩情化为无限热忱,当好应急管理事业的‘创业人’”。

王金喜、李文辉、唐元旺……当这一名名消防员战士站在记者身旁,用他们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幕幕画面就像电影般在记者脑海里闪过。

他们是全国2万余名森林消防指战员中最真实也最鲜活的代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支“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救援队伍,正在斗志昂扬、阔步向前,不断书写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的新篇章。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