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赛诺菲向参观者展示最新成果。 本报记者 袁 勇摄
图② 第二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强生展台,观众在了解参展产品。 本报记者 高兴贵摄
图③ 参观者在第二届进博会阿斯利康展台参观。
本报记者 袁 勇摄
图④ 在第二届进博会的强生展台,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最新产品。 本报记者 朱 琳摄
图⑤ 观众在诺和诺德展台区参观。
本报记者 徐惠喜摄
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异常火爆。原定面积3万平方米的展区最终扩至4.4万多平方米,参展的医疗医药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和龙头企业数量较上届进博会大幅增长。其中,辉瑞、罗氏、赛诺菲、强生、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等300多家企业都拿出了“看家本事”,首发新品、创新治疗方案、5G科技产品等竞相登场,中国医疗医药市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辉瑞:
加快推进优秀创新药物研发
本报记者 徐惠喜
“进博会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让世界对更加开放的中国市场充满期待,辉瑞非常愿意参与其中。”辉瑞生物制药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吴琨表示,辉瑞在进博会上展示了肿瘤、抗感染、炎症与免疫、疫苗、罕见病等五大领域的创新产品及治疗方案,今后将积极努力推进优秀创新药物的研发及引入。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类型。今年5月15日,辉瑞肺癌创新药在华获批,在中国首次实现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同步递交,并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从获批到首张处方开出仅用了42天。
在本届进博会上,辉瑞展示了多种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创新药物,包括了氯苯唑酸胶囊、舒坦明等。
据介绍,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或心肌病,而氯苯唑酸胶囊正是用于治疗该心肌病的药物。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遴选出了48个境外已上市临床急需新药名单,其中就包括氯苯唑酸。舒坦明则是一种新型抑制剂,用于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局部治疗。目前,该药已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上市。
赛诺菲:
让罕见病患者获得更好治疗
本报记者 袁 勇
在本届进博会上,医药健康企业赛诺菲集中展示了其在产品、数字化和健康管理模式三大领域的创新成果。此外,赛诺菲还亮相主宾国法国国家馆展台,着重呈现中法在健康医疗领域的重要合作。
“赛诺菲很荣幸能再度参加进博会,并为深化中法健康领域合作与交流贡献力量。中国市场对赛诺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不断拓展研发及生产规模。”赛诺菲集团首席执行官韩保罗表示,预计到2025年,赛诺菲将向中国引进超过30种创新药品和疫苗。
在展台上,赛诺菲集中展示了近20款突破性药品和疫苗。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三款罕见病领域的新药,包括法布雷病治疗药物Fabrazyme、B型血友病治疗药物Alprolix和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治疗药物Aldurazyme。
赛诺菲中国新特药事业部罕见病领域负责人俞蕾表示,希望借助本次进博会,让更多人了解罕见病。未来,赛诺菲将继续深耕罕见病领域,推动更多罕见病药物在中国上市。同时,还将引入更多的全球革新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让中国的罕见病症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诺和诺德:
携手合作伙伴深耕中国市场
本报记者 徐惠喜
“本届进博会,诺和诺德带来了更丰富、更适合中国市场的健康解决方案。”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说,此次参展,有七大创新亮点,其中三项药品与注射装置创新是对国际医疗技术的前沿动态展示,四项合作创新则是携手中国合作伙伴深耕中国健康事业的突破。
诺和诺德是中国医改系列新政和惠民举措的亲历者、受益者。作为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诺和佳因较现有治疗手段具有明显治疗优势,去年9月被纳入国家创新药优先审评审批目录。今年5月份,该产品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此外,全新一代基础胰岛素类似物诺和达获批上市及进入医保,也是一个典型例证。诺和达在去年3月上市,今年8月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报销范围,同样创造了该公司新药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最短纪录。
除了新药研发突破,诺和诺德在注射装置上不断推陈出新。在本届进博会上,诺和诺德展出了中国市场上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具有记忆功能及半剂量注射单位(0.5单位)的儿童胰岛素注射笔——诺和笔易儿乐,该产品可以为儿童糖尿病带来更安全和便利的用药体验。
勃林格殷格翰:
助力创新企业破解生产瓶颈
本报记者 徐惠喜
在本届进博会上,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宣布,跨国药企在华首个生物制药商业化合同生产(CMO)服务平台已经准备就绪。
“这意味着以往‘单打独斗’的小企业可以通过委托CMO进行生产,从而更专注于新药研发。这不仅能鼓励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还极大地缓解了研发企业在投资建厂、募集资金及运营生产方面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罗家立博士说,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国生物医药新产品从这个平台源源不断下线,造福中国患者,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据介绍,在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前,企业在研发的同时,需要单独建立一条生产线或一个工厂,用于生产临床和上市后的商业化生产,这对创新型企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往,这些企业只有把研发成果廉价卖掉这条路可走,也就是俗称的“卖青苗”。
现在,勃林格殷格翰将国际化的质量标准、平台技术和运营模式带到中国,并积极参与推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试点。通过CMO平台,将原本生物制药产业链中的“生产瓶颈”变成“服务平台”,帮助在研新药实现产业化和价值最大化。
罗氏:
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本报记者 朱 琳
11月6日,瑞士罗氏集团携旗下制药和诊断两大核心业务亮相第二届进博会,重点展示了在乳腺癌、流感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产品。
“我们非常荣幸再次参与进博会,推动中国乃至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罗氏创始家族代表及罗氏集团董事会副主席安德烈·霍夫曼说,中国市场不仅是罗氏全球业务的主要增长引擎,未来罗氏将继续为中国及全球市场提供更多的创新药物。
本届进博会,罗氏展区的主题为打造“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医疗创新之路,并通过一系列互动设置和体验项目,展现其在诸多疾病领域的突破与创新。据介绍,作为罗氏集团的核心战略,个体化医疗能够凭借制药和诊断相结合的独特优势,通过高价值数据形成分析,为特定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同时,为进一步推动创新药物在中国的引进,罗氏还与海南省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海南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为依托,将罗氏在中国尚未获批上市的创新药物,先行引入海南先行区内开展临床应用。安德烈·霍夫曼表示,进博会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平台,构筑了企业和政府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强生:
不断提升研发和制造能力
本报记者 朱 琳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作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最大的参展商之一,强生全方位展示了医疗器材、制药等创新产品、前瞻理念和高新科技。“进博会给强生带来了与政府、业界、客户交流的机会,带来了合作共赢的发展机遇。”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说。
在强生展台,互动体验项目备受观展者的关注。打开手机APP轻轻一扫,即可定制私人3D打印面膜;站在眼表面干涉仪前,就能快速检查干眼症……宋为群表示,创新将在推动中国医疗行业转型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强生还带来了一系列新品,包括采用智能感光技术的隐形眼镜,可根据环境光线调节镜片颜色,使眼睛始终感觉舒适。
谈到强生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宋为群信心十足。“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中国消费者对高质量的健康产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对强生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们扎根中国市场,更好服务中国病患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我们会加快引入创新产品,不断提升本土的研发和高端制造能力,为中国消费者个性化健康需求提供创新的、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阿斯利康:
打造合作共赢的医疗平台
本报记者 袁 勇
在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展示了多款全球创新药物,以及众多全新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等。
在阿斯利康展示的众多新药产品中,一款名为罗沙司他的新药格外引人关注。这款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因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贫血,其作用机制正是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的成果——氧感知通路。通俗来讲,就是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这一发现为治疗贫血、癌症等疾病找到了新的路径。
同时,阿斯利康还在本届进博会上宣布多项重磅合作,进一步深化在华发展布局,包括携手中金资本成立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将上海研发平台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并成立AI创新中心;携手本土企业开展多个小分子药物开发等。这些项目展现了阿斯利康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思路——打造合作共赢的医疗健康平台。
“阿斯利康非常注重与各地政府、企业的合作。我们希望公司发展能够与国家战略、区域战略紧密结合。相比一个产品是不是海外引进,我们更看重的是这个新药能够给中国患者、给各地健康事业带来什么。”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说。
飞利浦:
5G技术将改变未来医疗
本报记者 袁 勇
在本届进博会上,飞利浦带来了众多医疗创新科技产品。以消费电子产品闻名的飞利浦,正致力于转型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护理专家”。
5G时代的来临,将对医疗物联网产生深刻影响。目前,飞利浦围绕5G技术在远程监护、精准室内外定位、通信、连接和远程干预等方面的优势,致力于实现医院内、医院间、医院与家庭及急救场景的5G应用。例如,心脏骤停公共急救、远程超声应用、全天候患者监护、母婴护理、居家养老等。
此次进博会上,飞利浦布置了一个“5G赋能互联关护”展示区,展现5G技术在远程监护、精准室内外定位、通信、连接和远程干预等方面的特性如何更好地实现互联关护。
例如,在公共急救领域,心脏骤停的存活率很低,如果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内使用自动除颤器施救,将极大提高救治成功几率。而5G的精准室内外定位,可以迅速定位距离最近的具有资质的施救者、自动除颤器所在的位置,让患者有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救助。
飞利浦公司表示,自2016年飞利浦向健康科技转型以来,其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这成为推动飞利浦全球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