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紧箍咒”事件看脑机融合技术
佘 颖

最近,浙江金华某小学学生头戴“紧箍咒”的新闻上了热搜。据说,这是一款高科技监测头环,可以监测学生们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头环由一名校友无偿捐赠,没有收费。但是,由于受到侵犯隐私、影响健康等质疑,这一尝试已被叫停。

家长和网友的担忧很合理。站在家长的角度,自家孩子被学校要求戴上一个头环,还会亮灯闪烁,透露孩子是专心还是走神,心里的确会有些别扭。孩子当然更不会喜欢透露自己小心思的“紧箍咒”了。

不过,如果站在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这其实可以看作脑机融合研究的一次小范围实验,其效果可先观察一下。因为,脑科学是生物科学的桂冠,研究人脑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脑机融合是当今科学的前沿地带。

在国内,浙江的脑机融合走在了前列。浙江大学的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是教育部批准的六大前沿科学中心之一,同批入选的还有清华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和北京大学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等。自2012年以来,在国家“973”项目“脑机融合感知和认知计算理论与方法”支持下,浙大科研人员已实现用意念操控大鼠,用脑电信号控制打字机打字,读取猴子大脑皮层信号,以及利用人类的脑信号意念控制机械手作出“石头、剪刀、布”的动作。

在今年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上,浙江大学的“回车科技”团队也是通过人工智能读取脑电波信号。他们的科学顾问就是我国脑机融合领军人物、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技术限制,以及消费者对脑机产品的接受程度,回车科技研发的产品目前仅集中在专注度监测、疲劳度监测等方面。

在这一点上,本次引发舆论关注的“紧箍咒”原理基本一致,都是通过采集大脑中的生物体征信号,把生物体信号与人类的意识连接并解读,从而通过外界设备来读取大脑,作出专注力评分。

舆论对此次“紧箍咒”事件不予认同,一是对这项新技术了解不够多,二是出于对未成年人健康和隐私权的高度关注,三是担心可能存在校园腐败。总体来讲,警惕性担忧多于实际伤害。可以说,这次“紧箍咒”风波是新技术走向市场的一次不成功尝试。学生是未成年人,是不是要佩戴仪器,并且提供自己的脑电波数据,应先征求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同时,采集的信息不能作为商业化用途,也不得对外公开。对健康有没有影响,则需要提供科学客观的检测报告,而且在给孩子佩戴之前就应该提供相关报告,以供学生和家长作出判断。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征集志愿者免费试用,自愿参与、提供数据。

截至目前,脑机融合技术还在逐步完善,人类对大脑的研究只迈出了很小一步,但毫无疑问,脑机融合是人工智能时代全球竞争的新高地,中国要在其中赢得一席之地,不可避免地要开展一些实验,而且随着研究的推进,实验范围也会从实验室走向更多人群。这对人类伦理具有一定挑战。对此,企业必须小心谨慎,公众也不妨适度包容。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